“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催人奋进。
四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姓安居乐业 厚植民生幸福底色
老百姓过的好日子是什么样的?
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最有发言权,“我家的收入大大提高了,从2018年的7万多元,到2022年的23.6万元。我很想告诉总书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村里有了富硒蔬菜基地,我家里的土地流转有收入;村里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发展农家乐、民宿与红色研学旅游项目,我家入股有分红;村里游客多了,我家里办起了民宿及超市……”说起四年来的点滴变化,孙观发难掩激动。
潭头,过去不起眼的小山村,如今变成红色旅游“网红村”,又建起了富硒蔬菜基地,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村里打算从村集体收益中拿出2万多元,为全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对象增加集体补助,以“托底+激励”的方式提高村民的养老保险待遇,让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方式。我市紧盯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目前全市1084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1.05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5.1万人,通过就业政策措施帮扶57.04万名脱贫人口就业增收,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特别是我市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全省率先实现每个乡镇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用心用情守护百姓健康。我市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问题,新增财政投入17.24亿元支持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乡镇卫生院新增床位数5930张,新招聘医技人员2102人。
——住房保障助圆“安居梦”。我市积极打造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了公租房、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重大惠民工程。自2017年率先在全省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66个、惠及群众14.35万户。我市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为重点民生实事,目前已加装电梯487台,数量居全省第一。
一张张笑脸洋溢着“稳稳的幸福”,一幅幅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的温馨画面在赣南大地次第铺展。
改善人居环境 绘就美丽田园画卷
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内蜿蜒曲折的柏油路干净整洁,蓊郁古樟之下,啾啾鸟鸣传入耳,丝丝花香沁人心……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一幅别致的田园画卷呈现在面前。
“如今的潭头村,天蓝、水清、山绿,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村党总支书记刘连云感慨地说。潭头村大力实施村庄整治,打造出“阡陌交通、果蔬丰盛,平坦整洁、柳绿桃红”的生态新村景象。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我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聚焦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等重点任务,不断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目前,我市创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县6个、美丽乡镇111个、美丽村庄2088个。
行走赣南,一个个乡村的蝶变令人惊喜:从“脏乱差”到“美如画”,全南县城厢镇黄埠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令人向往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信丰县西牛镇五羊村从以前那个杂草丛生、环境凌乱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游客休闲打卡地……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市采取评星定级、流动红旗、文明卫生户评选等多种形式,用群众身边的模范引导教育群众、带动群众;创建“积分制”“1234”工作模式,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清洁家庭评比等形式累计积分,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
一个村落就是一幅生态画,一片山坡就是一首田园诗。乡亲们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一幅产业兴旺、村美民富的壮丽画卷铺陈在赣南大地。
提升民生品质 书写满意暖心答卷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蓉江院区)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奋战在一线,主体结构现已完成60%以上,计划于明年12月交付使用,建成后将增加床位约1500张;武陵大道快速路等第二批快速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计划于明年建设完成,届时中心城区快速路总里程将“破百”公里,实现五区中心区域任意两个位置可在40分钟内实现互通……
一个个建设的火热场面,诠释着我市提升民生品质行动的生动实践。
我市坚持把80%以上财政支出投入民生事业,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年,全市民生支出达849.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6%;城镇新增就业7.9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56万人;新增学位7.02万个,总量达到159.4万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0年全省第一。今年,全市实施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447个,年度计划投资231.81亿元;围绕就业、托育等主要民生短板实施重点攻坚,其中就业岗位项目24个,托育项目22个;今年一季度实际新开工提高民生品质行动项目161个,累计完成投资77.65亿元。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大力实施美丽赣州建设行动,持续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让625.89公顷废弃矿山披上绿装,6000座连片崩岗长出草木。
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民心所向。今年初,省委政法委公布了2022年度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结果,赣州市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蝉联全省双第一,实现四连冠……
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民生成绩单”,承托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交织成色彩斑斓的美丽愿景,奋力谱写出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赣州篇章”。
(原标题《示范争先书新卷|百姓生活如同芝麻开花 》)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董晓敏
读特热榜
1Mate系列再放大招,华为发布110英寸“巨幕手机”|大公司
28月生产出了9月的车?问界M8被曝出现“预制车” | 车界
3山麓上“垦”出新天地!深圳罗湖“活化”30公顷土地打造“三生融合”产城新样本
4蔚来新款ES8定价“背刺”老车主?李斌回应丨车界
5一图读懂|让网友说“不”的二手烟,困扰了多少人的日常?
6“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在深圳我们就敢先跑”!希格生科获“医药界诺奖”盖伦奖提名,在全球率先开发“类器官+AI”模式赋能创新靶向药研发
72025新学年!深圳理工大学迎来360名大一“萌新”
8A股大消息!沪指突破3800点
9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两千万人次,暑运期间再创新高
10一图读懂 | 全城热练,能量满格!深圳以赛为媒激发城市新活力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