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股市第四季度10月9日开局。经过国庆中秋假期的发酵,投资者对节后大盘预期呈现高度的一致性,看涨意愿强烈。
对A股短期走势各种分析中,基本上是涨声一片。普遍认为两市节后开门红已成定局,指数拉出长阳,站上新的台阶是大概率事件。更有观点认为,股市将打开新的上涨窗口,新一轮牛市可期。
9月沪深两市高位整理,金九行情成色不足。沪指全月震荡59.04点,对应振幅仅为1.76%,刷新了自指数发布以来单月新低。虽有5G概念、芯片替代、充电桩等主题反复活跃,但金融、周期等核心板块的休整,让投资者观望情绪一度有所升温,大多选择轻仓过节。
长假期间,央行公布了定向降准措施,并称将在2018年正式实施。受此消息影响,一周只有三个交易日的港股大涨,恒指累计涨幅达到3.28%,收出近10年新高。美三大股指期间也不断攀高,虽然上周五涨跌不一,但之前道指已是连涨七天,纳指连续五天创收盘新高,标普500指数连涨8天,为4年来最长连涨纪录。
面对美股的反复走牛,国内股市常常特立独行,缺乏必然的关联。所以,对于节后的走势,投资者突然爆棚的信心显然来自于央行突发利好以及港股的先行示范。特别是内银股及内房股对相关政策的强烈反应,相信会对节后沪深市场的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受定向降准消息影响,在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股大涨。中国工商银行一周上涨10%,周五收于每股6.38港元,创下2015年6月26日来最高。而其在10月4日大涨近7.93%,更是创2011年12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建设银行涨逾6%,中国银行涨近5%,招商银行涨逾8%。同属金融板块的保险和券商也广受关注,中国平安涨6%,众安在线更是大涨40%。
内房股今年来走势强劲,融创、恒大暴涨逾5倍后势头不减。中国恒大全周涨8.62%,融创中国涨4.75%,万科企业涨2.53%,富力地产涨2.87%。10月6日,融创、恒大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融创中国一度大涨近6%,中国恒大股价最高涨2.76%,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国内主要股指,特别是沪市,金融地产占据主要权重。上证综指自8月28日突破3300点整数关口之后,窄幅整理1月有余,相关标的股调整已相对充分。为了防止盘久必跌,留住人气,做多资金一定不会放过这一大好机会,推升股指,扭转颓势。况且去年国庆节前后大盘的表现,也是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当时,节前的休整为节后300点的涨幅打下了基础。
当然,这一利好到底能为指数带来多大的空间,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定向降准措施需要在三个月后才正式实施,期间还存在变数。如果届时央行将新政释放的流动性进行净回笼对冲,整体降准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就较小。这次降准与其说是货币政策的变化,倒不如说是又一次金融工具的创新。
而且,此次定向降准在不弱化高负债企业的情况下平衡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意图十分明显。加上新增的流动性,市场最高估计不超过万亿,所以,于目前国内股市资金存量博弈的格局改变意义不大。
因此,对于节后行情过分乐观并不可取。指数下跌的风险定会有所缓解,但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也不大。9月25日,证监会召开全系统视频会议,提出要全力确保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从政治高度来看待维护市场稳定的极端重要性,从讲政治、顾大局的角度来抓好维护市场稳定的各项措施。这样来看,窄幅波动,稳中有升仍然是未来一个阶段行情的主基调。
A股接下来的走势,主要取决于机构主力对相关利好和监管政策的理解。如果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开盘就高举高打,不排除股价一步到位,大盘指数突出新的空间后,资金转战热门题材。相反,倘若降准受益股慢慢升温,资金或许就有可能再一次转向大盘蓝筹,业绩白马,给中小创成长股带来一定的冲击。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