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新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 新增3万个公办学位

记者 姚卓文 李丽 林洲璐
2016-05-22 16:59
摘要

深圳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今年,深圳新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新增3.09万个公办学位,加快一批普通高中建设。

u=987978061,81915937&fm=21&gp=0

教育,是社会民生之首,每年深圳市政府公布的民生实事中,涉及教育领域的总是排在最前。深圳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始终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年来教育领域持续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以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切实解决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多措并举促进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规模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增加学位满足市民群众教育需求是我市民生问题的重点。今年我市小一初一学位申请人数超过20万创新高,然而未雨绸缪,早在2014年,市政府就确定包括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在内的12项跨年度、跨“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民生工程。从2014年至2017年,全市将新建和改扩建115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5所普通高中,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6.3万个,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今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工程,新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新增3.09万个公办学位,加快一批普通高中建设。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仅满足于学位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教育的质量。近年来,深圳教育部门持续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通过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改革、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等举措,强化教育均衡导向和素质教育导向,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4年6月,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在教育综合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大素养。去年4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小学生综合素养“阳光指数”测评报告,抽样测试了全市240所中小学校,得出了反映深圳中小学生八大素养整体情况和学业水平的测试结果,其中我市学校课程教学和学习质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优质均衡的教育不仅提供给深圳户籍的学生,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较好地解决了非深户籍学生入学问题,保障了来深建设者子女受教育的权益。据统计,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72.5%、公办学校58.7%的学位都提供给了非深户籍学生,保障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就读需求。

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表示,深圳在率先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基础上,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验收,义务教育整体质量迈上新台阶。市教育局将突出“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以“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培养深圳学生良好综合素养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的“深圳质量”。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