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国家卫健委、民政部等六部门将指导各地,围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开展宣贯阐释,宣传“国家加强职业健康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各地依法治理职业病危害、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开展职业病诊疗康复、落实职业病患者救助政策、维护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职业健康法治意识。
我国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职业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2022年,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7年下降58%,我国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司长 吴宗之:我们印发“十四五”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通知,在全国已经启动13.7万家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联合9个部门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现了“摸清底数,加强预防,控制增量,保障存量”的工作目标,强化监督执法,累计监督检查用人单位92万余户,整治了一大批职业病危害重大隐患和问题。职业病患者医疗康复费用明显减轻,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职业人群。健全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了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以及专业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技术保障网络。
全面提升职业健康治理能力和水平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众多。下一步国家将强化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方责任,进一步夯实职业健康工作基础,全面提升职业健康治理能力和水平。
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司长 吴宗之:根据2020年的抽样调查,工业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报告的职业病患者是1万多人,但是由于体检人数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实际患职业病的人数要远远超过报告的人数。我们国家每年因为尘肺病死亡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生产事故死亡的人数。除了传统的职业病,像工作场所压力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腰背痛、肌肉骨骼系统疾患这一方面问题现在也是日益凸显。
我国职业病防治目前面临的挑战还包括防治技术支撑能力薄弱、专业人才缺乏、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
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将积极推动修订《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强化源头预防,改善劳动条件,以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辐射等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持续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专项治理,推进工作压力、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等相关疾病预防工作。
落实职业病患者医疗救治、生活救助等政策,减轻患者医疗与生活负担,将符合条件的职业病患者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等。
(原标题《我国职业健康事业快速发展 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