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笔记|米芾《蜀素帖》
吴练
2023-04-24 10:04

《蜀素帖》 原帖尺寸:纵27.8厘米 横270.8 厘米 临帖尺寸(局部):纵28厘米 横37厘米 释文:拟古,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种种出枝叶,牵连上松端。秋花起绛烟,旖旎云锦殷。不羞不自立,舒光射丸丸。柏见吐子效,鹤疑缩颈还。青松本无华,安得保岁寒。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火正后人,晚年自称米老,祖籍山西,后迁居湖北襄阳,定居润州,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和礼部员外郎。

米芾出生于宋仁宗皇祐辛卯三年(1051年),据载极有天分,尤其长于书法,传他七八岁时便抵壁写大字。在结缘比他大14岁的苏轼后,他曾临习苏轼之帖,然苏轼叮嘱他当临习晋人书法。米芾成名后这样评价:“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米芾于书法既有天分,又极为刻苦地临写各类碑帖,每日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他:“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他先师唐宋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欧阳询和苏轼等人,而后上效法王羲之、王献之等晋人,下效怀素唐人书法,在中年之前,已形成自家风格。

然米芾在《海岳名言》中却说:“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 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而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其实,这是米芾自谦。米芾书法经历了由师唐“尚法”到晋人“尚韵”的转折。

米芾自幼写字,20岁时书法业已成名,求字学书者若鹜,是其四十左右已自称米老,享年仅56岁。米芾写《蜀素帖》,时年38岁,此时米芾自觉已过壮年,书法当进入“人之见,不知以何为祖也”的阶段。

《蜀素帖》,绢本,纵27.8厘米,横270.8厘米。传元祐三年(1088年)八月,米芾应湖州(今浙江吴兴)郡守林希之邀,结伴游览太湖近郊,林希盛情款待并取出收藏多年的蜀素卷,请米芾在蜀素卷上题诗,以留其墨迹。

蜀素乃北宋时四川所造,是质地精良的丝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列,但因织罗粗,且滞涩不宜着墨,极难书写。米芾尽心竭虑,运笔驰骋纵横,跌宕起伏,沉稳静谧,墨气浓淡相宜,间出飞白,是独具魅力的书法名篇,历代书家评价甚高。

李日华《评书帖》中称其“挥霍迅疾,中含枯润,有天成之妙”。清代王澍在《竹云题跋》卷四中评价:“风神秀拔,仙姿绝世,去戏鸿堂本万倍,为米老行书第一”。

董其昌为此卷题跋:“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力)作。”

《蜀素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标题《米芾<蜀素帖>》)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