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234 期 | 飞鸟、红树林在深圳
晶报统筹 李岷 记者 谢晨星/文 勾特/图
2023-04-24 08:42

■谢晨星

每年到了三四月份,K34就该离开深圳北上了。

K34来自韩国,每年10月,从东北飞来南方,大部分时候,他和朋友们都会在温暖的深圳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到了春天再陆续飞回东北。

这样两地往返的日子对K34来说,以年为单位,循环往复。

其实,他以前是否经常来深圳,我也不清楚。深圳人是从三年前才开始见到他。

他最爱吃深圳的鱼,偶尔也会跑去潮汕几天,换换口味。

他身材高大,喜欢和朋友们在深圳湾的红树林散步。

因为常来深圳,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开始认识他,每次在深圳湾出现,都会有大批市民带着长枪短炮来拍照片和视频,甚至有人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他绝对是深圳湾红树林的“顶流”。

他,是谁?

K34其实是一只在深圳越冬的候鸟黑脸琵鹭环志的编号,黑脸琵鹭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深圳湾的明星鸟。

黑脸琵鹭种群数量稀少,2022年全球同步监测黑脸琵鹭数量为6162只。深圳湾(香港称后海湾)有369只,约占全球总量的6%,为黑脸琵鹭的全球第三大越冬地。

不只是黑脸琵鹭,一起过冬的“候鸟俱乐部”里还有白琵鹭、黑翅长脚鹬、黑尾塍鹬、红脚鹬、反嘴鹬、白眉鸭、赤颈鸭等等,作为东半球候鸟重要越冬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通道中转站之一,深圳湾每年越冬季约停留10万只候鸟。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目前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同时也是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深圳湾保护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一片原生红树林湿地,守护着鸟儿的家园和背后的城市。未来,保护区的旁边也将建起一座红树林专题博物馆。

黑脸琵鹭、红树林与深圳,将继续谱写新的人与自然、城市的故事。

深圳,候鸟全球大迁徙的中转“乐园”

在港大医院和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之间,滨海大道的北侧,有一片空旷的园区,园区里有一栋褐色或者灰色的建筑,这里是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担着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及研究工作。

“去过红树林保护区吗?”杨琼博士问我。她是保护区管理局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位于红树林海滨公园东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不同于公园,这里实行预约参观制,每天对外开放80位个人参观名额。“从来没有,但梦寐以求。”我告诉她。

我们从管理局向下,穿越滨海大道正下面一条长长的科普隧道,来到一扇铁门,门口执勤武警战士开了门,便进入到一片茂密的绿林。俗套一点说,这场景真和《桃花源记》一模一样。我回头望着来时的路,头顶即是车水马龙的滨海大道,而我人却身在大自然中,现代城市已尽在身后。

福田红树林位于深圳湾东北部,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湾公园,南达滩涂外海域和深圳河口,北至广深高速公路,沿海岸线长约6公里,总面积367.64公顷。

这是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到半天就能走完整个保护区。

进入保护区,要经由长长的木质栈道走向鱼塘和海边。

红树林虽然有个“红”字,但和其它树林一样是绿色的。之所以叫作红树,是因为它们树皮里富含“丰富的单宁酸”,一旦刮开树皮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氧化变成红色。

走在栈道上,两旁是茂密的红树,通过树上的牌子可以看到它们的树名:木榄、秋茄、白骨壤等,它们发育出了功能各异的根系,牢牢抓住地面,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支架,能够抵御台风、风暴潮对海岸的影响。

栈道的栏杆把手上有的科普展板,简明清晰又和环境相融:“木榄:红树科,木榄属”,展板下面的12个月份用图案展示着木榄的花果期分别在哪几个月。

红树林底部有底栖生物供鱼类食用,丰富的鱼类吸引着鸟类来觅食,晚上鸟类就栖息在树上,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链。

我们跟着杨博士走到鱼塘附近,保护区共有10个鱼塘,都是以前作为经济养殖塘遗留下来的,最近的是一号鱼塘,这个鱼塘未作人工修复,保留了养殖塘较原始的面貌,水比较深,芦苇多,适合鸭类栖息。

远远的2号塘小岛上,便看到一群鸟类憩息。

“这是一群绿翅鸭,它们也是候鸟。”杨博士告诉我。

“鸭子也能飞吗?”我有点意外,以为这只是本地水域的“走地鸭”。

原来,绿翅鸭不仅是候鸟,还是鸭子中的“战斗机”,最高时速能到120KM。

再往前走,鸟类就越来越多了。红嘴鸥、反嘴鹬、鸬鹚、红脚鹬,多是耳熟能详的鸟类。

2-5号鱼塘是经过改造的,清除芦苇、营造滩涂、修建环形深水区,恢复基围鱼塘在鸟类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在外海高潮位时作为鸻鹬类的栖息地。人工营造的滩涂水深不同,适合不同腿长鸟类憩息,中间还有人工小岛,方便喜欢光滩的鸟类休息。

“黑脸琵鹭比较喜欢3号、4号和5号鱼塘,比较开阔。”

杨博士回忆起,去年11月2日, 5号鱼塘里,迎来一大群黑脸琵鹭,数量足足有50多只。工作人员在监控镜头里发现,其中一只左腿胫部带有红底白字编号,这是鸟类环志标识。环志显示,它就是K34。这是深圳人第三年发现它在深圳过冬。

每年10月开始,就陆续有黑脸琵鹭来到深圳,度过温暖的冬季之后,3-5月返回朝鲜半岛中部筑巢繁殖。

但在黑脸琵鹭的“朋友圈”里,它们不算飞得最远的。

全球候鸟迁飞区主要有九条,其中四条从我国经过,分别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中亚-印度迁飞区、东非-西亚迁飞区、西太平洋迁飞区。而深圳,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间地段,这条线从西伯利亚到新西兰,每年迁徙的水鸟多达5000万只,是九条迁飞区中最繁忙的一条。鸟类以自己的标准选择迁徙线路,经停和目的地都是生态一流的好地方。

温暖的气候、宜人的生态,深圳成为鸟类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乐园”。

▲2022年11月8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召开期间,深圳迎来众多黑脸琵鹭。 (保护区供图)

▲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丘禹舜 拍摄)

隔水相望

深港共有一片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区内有一座四层的“观鸟亭”,登至高处,可以俯瞰红树林的海岸,再远眺,可以看到对岸香港的茂密红树林。

福田红树林与香港米埔保护区隔水相望,共同组成了后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这两处湿地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名录。两地红树林共同形成一个半封闭的、且与外海直接相连的沿岸水体,并具河口和海湾的性质。

这片海域因为有河海相互作用,咸淡水混合,并有潮汐作用,还有丰富的细物质沉积和肥沃的水质,为红树林湿地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貌与物质环境。

对于鸟来说,一河两岸都是同一片水体,有时在那边过夜,有时在这边觅食。

我问杨博士:“统计黑脸琵鹭数量时,是两边一起数吗?”

杨博士回答:“那当然,几十年了,每年1月,全球会同步做黑脸琵鹭的数量监测,同步监测持续三天,深圳湾的黑脸琵鹭数量实际是深圳和香港栖息的总和。”

2023年1月5日,随着深港共同签订深圳湾(后海湾)湿地保育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湾-香港米埔湿地群保护的整体性得以提升。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水鸟(黑脸琵鹭)同步调查和智慧监测、海桑和无瓣海桑等外来物种控制、水鸟迁飞区关键栖息觅食地保育、生态基线调查、自然教育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和经验交流,促进深圳湾(后海湾)湿地生态承载力的全面提升,共同维护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完整性。

▲保护区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琼博士

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好自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984年正式创建,1988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作为深圳最早的“原住民”,不仅见证了深圳这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GDP由1.96亿增至超3万亿、人口由31万增至1700余万的发展奇迹,也见证了深圳对于自然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

这些年,深圳发生了很多保护与发展的冲突故事,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王勇军,从1991年来到深圳,他一生的事业就与红树林的保护牢牢绑在了一起。

1990年3月,王勇军还在湖北大学生物系教书,借着一个项目的机会来到深圳,看到深圳竟然有国家级的保护区,学科又对口,他就决心要来深圳,潜心搞学术。

1991年底,王勇军就到红树林保护区报到,过上了“上班看鸟、下班看鸟”的神仙日子。那时候保护区人也少,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被鸟叫声叫醒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进入发展的高速期,到处都在挖土、填海,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王勇军也没有想到,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他都在为保护这一片红树林而东奔西走。

那时候,人们尚未意识到城市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甚至也不知道在岸边停靠的鸟类都是珍稀动物。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规划建设滨海大道,原计划要从深圳湾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穿过,另外还有400多亩保护区内用地,计划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王勇军和同事们急了,不停地写报告反映情况。

1994年1月17日,市领导带队到保护区现场办公,来协调这个问题。王勇军当即表态:滨海大道要穿过的地方正是保护区的核心地段,红树林长得最茂密,而且还是国际候鸟迁飞区的“越冬地”和“中转站”,按照国家的规定,这样的区域是要严格保护的,建议往北移。

这中间的协调与拉扯旷日持久,王勇军告诉我说,当时大家也曾犹豫要不要坚持,“死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最终大家一致决定保住红树林:“如果红树林完蛋了,我们对不起深圳人民和子孙后代。”

1997年10月,国务院同时批复了新调整的红树林保护区红线和滨海大道建设方案,滨海大道向北移约200米,保住了红树林,才有了如今的滨海大道与保护区相邻的画面,也就有了全国第一条为保护野生鸟类修建的隔音墙。

进入21世纪,大众对红树林保护、自然保护的意识明显提高。除了政府,保护红树林的民间力量也越来越多,比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面向学生的自然课堂以及深圳观鸟协会等义工组织的宣传,人们对红树林以及其中的鸟类保护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也自发加入到保护工作中。

走在保护区里,可以经常看到鱼塘口的水闸,这是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全国首创的智能水闸系统。传统水闸的开启依靠人力,根据潮水的涨落时间,常常需要工作人员半夜进行开闸放闸。

在管理局的电脑上,负责智慧系统的吴泽峰给我展示着“生物多样性检测综合管理平台”的使用。

如今有了智能水闸,利用增压器解决电力远程传输的损耗问题。通过水闸、鱼闸两道闸门的开关控制,实现开闸放水时鱼虾仍留在塘内;通过摄像头和远程水闸管理平台实现水闸启动的远程控制和水位可视化。智能水闸的建立使得鱼塘水位调控和生物交换更精准、便捷,为水鸟提供了更多的食物选择。

而在智慧监测方面,保护区共有31个红外相机,它们不仅能清楚拍下入镜的生物,还能进行抓拍物种分析。我在1月16日凌晨4点的记录里看到一张照片,照片的左下角鬼鬼祟祟地出现一只猫,系统识别为“豹猫”,准确度98%。

2018年,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第一次发现豹猫,2020年,又相继发现了水獭和小灵猫,这些动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之高,足以说明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其生态系统也变得更为多样。

▲1991年底,王勇军就到红树林保护区报到,过上了“上班看鸟、下班看鸟”的神仙日子。

国际红树林中心

与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

2022年11月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在〈拉姆萨尔湿地公约〉框架内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决议草案》,随着大会主持人手起槌落,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内响起一片掌声。

今年4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为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进行预招标。作为国家林草局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博物馆,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将与国际红树林中心结合,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集红树林生态保护、陈列展览、收藏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国际会议与娱乐休闲为一体,共同打造具有独特意义的中国城市生态文化名片。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平告诉我:“我希望人们到这个博物馆来不是看看标本,而是沉浸式地感受我们的自然生态,是深圳红树林赋予了深圳这座城市多样的自然之美。”

走出保护区办公楼,博物馆规划区域为办公楼前方,夕阳西下时,常有市民带着狗在这里奔跑嬉戏,阳光下,一面是大海与飞鸟,一面是高楼与城市。深圳红树林,就是城市的一叶绿洲天平,托起了这座城市的生态文明与城市文明。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编辑 陈晓玲

(作者:晶报统筹 李岷 记者 谢晨星/文 勾特/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