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举行的“第28个世界读书日暨深圳市第8个未成年人读书日”启动仪式上,《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正式发布。《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以城市为单元的阅读行业年度报告,自2016年4月发布,迄今已连续出版8本。
该项目由深圳市委、市政府指导,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深圳出版集团主办,深圳出版社出版,深圳市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牵头、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写。
该书致力于打造全民阅读行业对话交流平台,形成立足深圳、放眼全国、展望世界的阅读文化交流圈,通过阅读融通城市内外,反映深圳全民阅读工作的年度发展态势,深挖全民阅读深圳经验,建立“书香深圳”标准体系,讲好深圳阅读故事,打造行业标杆,为全国乃至全球阅读推广工作贡献可供借鉴的经验范式,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文明典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出版的《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以“读时代新篇 创文明典范”为年度主题,由主报告、“高质量发展”专题、年度观察、数字阅读、未成年人阅读、阅读建言、阅见世界、附录等8个内容版块组成。
全书紧扣2022年深圳全民阅读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选录首届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峰会专家研究成果,创新策划“高质量发展”专题版块,收录“书香深圳”测评、“图书馆之城”、深圳读书月、深圳书展等五篇专题报告,充分展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成果。精心打造“年度观察”版块,展现深港文脉相通、同根同源、互鉴互补的精神内核,发挥阅读融通城市、共建人文湾区的作用效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全民阅读”连续十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中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深圳是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最早的城市,近年更以“城市文明典范”为战略目标,持续发挥“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先行示范、智力支撑与创新驱动作用,通过全民阅读为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强力赋能。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特别设立“高质量发展”专题版块,发布“书香深圳”测评年度报告、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总结“深圳读书月”“深圳书展”“全国新书首发中心”等城市阅读品牌的建设成果,从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城市阅读推广服务、市民阅读行为习惯等维度客观呈现并深入剖析深圳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助力城市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完善路径与未来展望。
“阅读建言”版块收录多篇来自行业专家的深度论文,为全民阅读事业出谋划策。邀请国务院参事、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发表《全民阅读与城市文明典范建设》,《夯实阅读文化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提出深入全民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路径》为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建言献策。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集中发布全民阅读行业调研报告,其中,《2022年“书香深圳”测评结果报告》连续第9次发布深圳阅读指数,《2023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多方位、多角度展现市民读者的阅读喜好与特点。《香港全民阅读调查》由香港出版学会发起和执行,通过抽样调查反映香港市民的纸本和电子阅读习惯,自去年起每年在本书同步发布。
根据《2022年“书香深圳”测评报告》显示,2022年深圳阅读指数为87.79分。其中,全民阅读基本建设统计数据得分为60.51分,居民阅读行为调查数据得分为27.28分。
2022年度深圳成年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94.2%,高于全国水平(81.6%)。深圳成年居民图书阅读率84.0%,远高于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59.7%;深圳成年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为84.2%,而全国数字化接触率为79.6%。
2022年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8本,其中纸质书6.33本,电子书11.66本,远高于全国人均阅读量(纸质图书阅读量4.76本,电子书3.30本)。深圳成年居民每天的综合阅读时长约为2个小时(116.98分钟),比上年的92.58分钟多出24.4分钟。深圳居民图书阅读的日均时长为68.98分钟,是全国平均水平(21.05分钟)的3倍多;数字化媒介方面,深圳居民使用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的日均时长为26.54分钟,是全国平均水平(11.78分钟)的2倍多。
为回应数字化时代的阅读趋势与需求,“数字阅读”版块选录三篇代表性研究成果。《元宇宙时代的阅读与出版》在“元宇宙”视野、场景下考察人类工作生活及阅读行为的变与不变,前瞻性地指出出版行业将面临根本性变革和重启。
综合来看,深圳居民在阅读媒介使用上的突出特点是“拿着一本书阅读”和“抱着数字媒介阅读”并举。在大家手机几乎不离手的当下,深圳人对纸质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阅读方式保持了一种坚守,深阅读人群正在逐渐扩大,系统性地获取知识愈发普遍,体现了书香深圳多年建设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首次设立“年度观察”版块,立足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历史语境,聚焦“阅读融通与湾区共建”,收录《共建人文湾区,以出版发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当你爱上维港那片海,也会眷恋深圳这条河》《深港共读:奇迹之城遇上东方之珠》等多篇文章,呈现阅读推广对于深港互通、湾区融合的独特作用,彰显“湾区共读”对于深化城际联动、合写中国故事的高瞻远瞩。
“阅见世界”版块,旨在呈现阅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效能。收录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晓新文章《国外阅读组织发展简介》,以“阅读组织”为切口,在全球视野下考察阅读行为在公共领域的发展演变,为当下“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提供参考借鉴。《从本土经验到国际合作》以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为个案,考察阅读资助模式如何从本土出发,获得国际视野,形成国际影响力,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阅读议题发出中国声音,为深化国际阅读公益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深圳力量。
今年正值第8个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本书深入探索“未成年人阅读”建设,为推动少儿阅读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收录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书记、董事长孙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等权威专家研究成果。《做好优质内容供给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围绕新时代少儿出版提出建议,指出内容供给是少儿出版的立身之本;《创新活动形式 培养阅读习惯》提出创新深化儿童阅读活动,将阅读培养成为全民族的生活方式;《儿童阅读推广人要为儿童代言》呼吁儿童阅读推广人“永葆一颗赤子之心”“与儿童一起在阅读中成长”。
(图片由深圳出版集团提供)
(原标题《<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发布: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远高于全国水平》)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克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