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候鸟迁飞大通道,深圳首期鸟类环志培训举行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2023-03-29 16:03

开展候鸟环志工作,是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中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2023广东省暨深圳市爱鸟周活动之一,3月25日-28日,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办,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红树林基金会(MCF)和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协办的深圳首期鸟类环志培训班举行,旨在为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本土鸟类环志工作人员。

佩戴黄色EH旗标的勺嘴鹬。摄影/李东明

2022年《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提出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途经中国的四条候鸟迁飞大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深圳湾(后海湾)位于全球九大候鸟迁飞区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内,每年冬春季节有约10万迁徙水鸟在深港越冬或停歇,是迁飞区内重要的候鸟中转站和越冬地。对迁徙鸟类开展长期环志工作,有助于从更大尺度上了解深圳湾(后海湾)鸟类的迁徙规律,为迁飞区尺度下的湿地修复提供参考。

2023深圳爱鸟周活动现场。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钱法文表示,深圳是国内经济和文化排名靠前的城市,鸟类环志是鸟类保护的重要一环,期待深圳未来在鸟类环志方面做出令全球、全国瞩目的成绩。

钱法文讲解鸟的持握和传递方法。

开展候鸟环志工作也是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中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鸟类资源和候鸟迁徙增加了新方式,对鸟类的监测做到个体识别,对开展鸟类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期环志培训的导师是来自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鸟类环志监测总站)、昆山杜克大学和深圳市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等单位、院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培训内容根据深圳鸟类情况和环志需求,设计了覆盖鸟类资源、环志管理与规程、野保法、鸟类救护知识、不同鸟种的环志技术实操等系统课程。每位学员不仅要参与室内课程讲解与讨论,还需要携专业设备,进入指定区域进行实地的水鸟、林鸟环志实操,最终进行环志技术考核。

户外环志实操期间,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在合适生境架设环志网开展环志工作,共环志鸟类3目9科12种,共计27只,完成环志的工作流程后现场进行放飞,最大程度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深圳湾(后海湾)候鸟。

(图源:深圳红树林基金会)

(原标题《保护全球候鸟迁飞大通道,深圳启动首期鸟类环志培训》)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