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境外融资渠道、联动国际专业人才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平台、以团队揭榜挂帅制推动科创供需对接……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联通不断深化,促进专业人才、创新力量聚集,深港“一河两岸”展现出协同发展的新气象。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香港青年何耀威(右)介绍联动深港资源创业发展情况。李小芳摄(中经视觉)
链接国际金融资源
近日,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收到来自香港的首笔知识产权融资,标志着首个深港跨境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深港两地资金募集并正式落地。这是深圳市福田区依托香港链接国际金融资源、帮助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的又一全新思路。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所在地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腾表示,福田区深入开展“助企行”活动,统筹境内外机构,创新推出“公募+私募”“境内+境外”的“N+1”知识产权综合融资新模式。
深港跨境“N+1”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创新境内外融资模式,是以科创企业知识产权为金融标的,突破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给人才创新成果赋予金融属性,为人才密集型企业“知识变现”探索出有效途径。同时搭建深港跨境金融资源整合优化的可行架构,为合作区内更多科创企业资金跨境便利流通,实现财务资源全球优化调度整合提供了可行方案。这也是河套合作区依托外债便利试点改革探索“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等“五流四制”中资金跨境便利的可行路径。
舒糖科技在香港按私募架构完成证券化募资,融资额200万元,在不计入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融资成本相比贷款基础利率(LPR)有较大下降。“此次成为以知识产权实现跨境融资的‘首吃螃蟹’企业,这为企业融资增加了新的选项。”舒糖科技首席执行官、香港青年何耀威告诉记者,公司新款健康智能穿戴设备推向市场后,迅速达成2万只出货量,获得2家上市公司注资,与多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
深圳通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显示驱动芯片及电源芯片产品研发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N+1”知识产权综合融资模式创新的受益者。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平安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帮助包括通锐微在内的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达5800万元。在福田区优惠政策补贴下,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有较大幅度下降。平安证券新闻发言人高睿表示,盘活科创企业知识产权和“专利资产”,是促进知识产权资源价值最大化和助力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的有效路径。
“技术创新和研发需要持续的大规模资金投入。通锐微目前已完成C轮融资,加上河套合作区创新融资助力,公司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一步将发力高阶显示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通锐微公司财务总监骆鹏告诉记者。
搭建法治协同平台
3月8日,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揭牌,联动深圳市和福田区司法、仲裁力量以及港澳及国际调解团队,在河套合作区打造专业法律服务新平台。此举旨在建立健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立足河套、辐射湾区、走向国际,为港澳法律工作者进入内地执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为跨境争议解决提供专业支撑。
走进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只见青年律师们步履轻快地在大厅穿梭,忙着为前来咨询的人们答疑解惑。刚刚忙完一批调研团接待工作的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朱虹接受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搭建深港两地法治协同平台,联动香港法律服务机构及香港律师为境内外当事人提供纠纷解决服务在当前至关重要。
“调解、仲裁、诉讼是化解矛盾纠纷争端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跨境贸易当中,商事调解能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决争议纠纷,让境内外当事人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握手言和。”在为浙江省一家大型国有工艺品企业和以色列采购商开展跨境商事调解中,朱虹创新性地探索双调解机制,与一名外国专业律师和一名中国律师合作,顺利完成纠纷调解。
朱虹表示,目前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在册调解员76名,港澳及国际调解员占比超50%,43名港澳籍调解员中绝大部分已考取大湾区律师执业资格证。
已在香港从事法律工作20年的大湾区执业律师何耀光近期刚刚加入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他说:“随着港人港企在河套合作区持续聚集,香港专业法律服务的支持和配套,在帮助港人港企解决困扰和提供服务便利上将不可或缺,希望更多香港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进来,为深港两地规则机制‘软联通’贡献专业力量。”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河套合作区探索与国际先进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接轨,由政府部门搭起张榜“桥梁”,以“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方式形成团队揭榜挂帅制,面向产业界征集题目,再利用科技界顶尖资源揭榜,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2022年10月,河套合作区遴选发布首批技术攻关类项目榜单,面向全球有意愿且有能力承担的科研团队征集解决方案。经考察评选,最终5个技术攻关类项目揭榜,涉及微电子、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医疗科技等重点科研领域。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随着AI技术的进展,蛋白结构预测技术日趋成熟,如何基于最新的AI算法关键技术进步,结合物理模拟、实验信息等手段促进研发,对生命科学研究有重大意义。”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科学家杨明俊表示,“我们希望广邀专注不同领域的研发机构参与寻找解决方案,加速AI在药物研发领域突破性应用。”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办公室主任陈志鸿说,在揭榜的晶泰科技项目全周期中,研究院将整合生物医学知识图谱、具备认知能力的大规模序列表示学习、创新视觉表征算法等前沿技术,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生物分子建模和药物研发系统,推动AI技术在生物分子建模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与产业落地。
“揭榜挂帅这项举措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要产业领域迫切需求,旨在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副署长吴强军说,首批选题征集及团队揭榜过程中,不乏高校研究院与企业、跨区域企业以及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内部企业与机构深度合作。
截至目前,落地合作区的高端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已有150多个,聚焦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和金融科技六大领域。这里初步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项目、深港独角兽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六大科创产业集群。
(原标题《经济日报:深港协同打造“科创引擎”》)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一平
读特热榜
1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2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3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4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5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6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9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修改,四部门负责人解读“K字签证”→
10特区45年|独家专访在深荷兰创客Henk:深圳就像一座“金矿”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