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各界冀双城互鉴互促 深港协同建全球科创中心

香港商报
2023-01-02 09:00
摘要

对此,香港各界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两地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各具优势、各有使命。如今深圳进一步明确目标,有助于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日前提出,深圳要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此,香港各界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两地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各具优势、各有使命。如今深圳进一步明确目标,有助于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深圳打造科创中心独具优势

采访中,各方人士均认同深圳在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

香港意得集团董事长、前立法会议员陈鉴林认为:“深圳在过去三十年发展很快,其中科创是深圳发展得非常好的行业。”

香港大湾区工商联总会创会主席彭华雄以“中国硅谷”来形容当下深圳在全国乃至全球科创领域的地位,因为“深圳的科研力量很强,深圳的中小企业来自全国各地,年轻人都很有活力”。

香港经济师学会会长郭德心认为深圳是“数一数二的科研中心”。他说,深圳科创研究及产业化日趋成熟,在疫情暴发前,深圳科研发展的速度可谓一日千里。对深圳在“科创方面领先”地位的判断,麦振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季辉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的观察:“全国创业者不断流入深圳。”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如今深圳明确了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对于二者会否产生目标衝突或者资源浪费,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均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一点,两地发展科创各有优势,互补空间很大,若是加强协同,必将促进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增强和科创产业的发展。

利用港平台对接海外

事实上,上一届香港特区政府在打造国际创科中心方面,就已经着手与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尤其是深圳发挥协同效应。香港与深圳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项目上的协同效应越来越强,殷商王朝乙丙丁(国际)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宋筠瑄用“互相借鉴、互相促进”来形容这种局面。郭德心则相信,在疫情缓和后,深圳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增强,“如果深圳科创能与香港金融结合,必将如虎添翼”。

对于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本港各界人士多从加强深港合作的角度提出建议。陈鉴林希望香港能成为深圳科创走向世界的战略伙伴。而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认为:“深港合作空间大,尤其香港可以发挥其国际化的长处,吸引国际投资者及募集全球资金,以及开拓国际市场。”洪为民特别提到应在前海发展创科生态:“前海要有别于内地的城市或区,要有差异化的发展,须发展前海的强项,即金融及知识产权。”“前海有知识产权法,同时打造知识产权中心,希望吸引多些香港知识产权公司来前海。此外,亦希望吸引估值/仲裁公司。”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指出:“深圳可以在知识产权、对接海外及对接海外教授(科研对接)等三方面做得更好。如果能够使用好香港这个平台,引起全球投资者更大的兴趣,深圳的创科产业势必能够发展得更好。深圳的产业也可以通过香港的推广走向世界。”

谈及香港可以对接海外的优势,彭华雄以日本3D打印技术为例称,日本的3D打印机设在香港的生产力促进局,其可以打印金属。根据协议,相关技术不能输入到内地。深港两地企业可以在香港学习尖端科技,然后到深圳落地,同步开拓内地的庞大市场。

互惠互利拓宽合作领域

香港大学太空实验室、物理系客席教授李嘉乐则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谈及深港科创合作。他说,深圳可以选定一些有发展潜力且西方未定下游戏规则的领域,例如航天科技与太空经济,联手香港共同发展。为促进太空经济产业发展,深圳与香港可合作成立类似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机构,识别太空经济涉及的领域,为国际、香港特区和内地的企业作配对服务,并在这过程中识别和制订产业发展所需的法例、监管、优惠政策和措施等,及时订立法例和规章制度,以推动和壮大产业整体发展。此外,对深圳长远发展有利的产业,可以向香港稍微让利,以增加香港企业参与和从事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原标题《香江各界冀双城互鉴互促 深港协同建全球科创中心》)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