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尖兵再谋新篇 打造全国一流新型媒体集团

读特记者 韩文嘉/文 胡蕾/图
2017-09-29 07:45
摘要

加快集团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

喜迎党的十九大,新起点上创新猷。金秋时节,深圳报业集团迎来了十五周岁的生日。9月28日,报业集团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座谈会在报业大厦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9月28日,“喜迎党的十九大 新起点上创新猷 ”深圳报业集团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座谈会举行。 读特记者 胡蕾 摄

15年前的9月30日,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合并组建的深圳报业集团宣告成立。经过15年发展,深圳报业集团已成为一家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集团旗下报刊占据深圳地区平面媒体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新媒体涵括多种网络平台,用户总数接近9000万,影响辐射全国。据统计,2002年以来,深圳报业集团共获得中国新闻奖10余项,广东省新闻奖100余项。同时,集团涉足地铁传媒、文化贸易、电商物流等业务,形成了“一业为主多元支撑”的发展格局。集团2015、2016年度连续两年入围全国报业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十强。

李小甘充分肯定了报业集团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他说:“十五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十五年春耕秋获,硕果累累。”他指出,报业集团十五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推动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未来报业集团如何实现媒体的深度融合,取得更好的发展?李小甘提出了四点要求。

首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的基本方针,壮大主流声音、澄清误读谣言、致力激浊扬清,客观展示全市、全省、全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

其次,要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提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质量和水平。在媒体转型的今天,把报纸办好还是根本,他要求报业集团全体采编人员要树立两个意识——要有“固守阵地,坚韧执着”以及“深耕细作、十年磨一剑”的意识,“作为传统媒体,我们与新媒体相比,要做到‘不拼速度,拼质量’,‘不抢眼球,抢人心’,‘不比广度,比深度’。”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报业集团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当今时代,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传播的主战场已由传统媒体扩展到新兴媒体。报业集团要根据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全面推进融合转型。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复合型人才矩阵。他对报业集团评出的首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和经管系统优秀人才表示祝贺,希望报业集团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把复合型人才培养摆在队伍建设突出位置,造就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会上,他还对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陈寅介绍了集团15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最新的改革进展。他表示,报业集团成立以来始终锚定航向,举旗引领,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面对新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不断提高驾驭新媒体、占领主阵地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锲而不舍,集团的各项改革扎实稳步深化推进。

陈寅还介绍了报业集团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各报网端将全力以赴做好党的十九大的学习、宣传、贯彻报道工作;加快集团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

他表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开创报业集团更加辉煌的未来,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深圳乃至全国大局服务;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定信心,砥砺前行。报业集团将以成立15周年为新起点,勇当尖兵、再谋新篇,为深圳报业集团早日跻身全国一流新型媒体集团行列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在成立15周年之际,深圳报业集团推选出41位“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及经管系统“卓越员工”。在会上,7名“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代表分别发言,讲述自己的新闻故事,他们用笔和镜头直面新闻现场,披星戴月耕耘文字和版面,在新时期,他们用传统媒体人的价值导向、严谨态度,融合新媒体人的开放思维、包容心态,主动实现转型,成为屡有爆款作品的“主流网红”。

座谈会上播放了深圳报业集团15周年宣传片。在会前,李小甘参观了在报业大厦一楼举行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及经管系统“卓越员工”形象展示以及报业集团第2届艺术扶贫名家作品及雅色扶贫培训成果展。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