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科幻影视奔向未来新赛道 电视剧《三体》引发科幻作品“出圈”传播思考
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
2023-02-28 09:25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三体》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平台代表及剧集主创携手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这部剧的题材选择、创作手法、价值意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中国科幻产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三体》海报。

科幻产业化,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体》不仅在国内的豆瓣平台拿下8.5的高分,也在世界权威电影评分网站IMDb上获得7.9分,其中将近一半剧集单集突破9分。在腾讯视频海外站WeTV北美地区,《三体》每日均为站内播放量最高的内容。研讨会上,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杂志执行主编孙墨笛表示,《三体》为中国影视剧“走出去”开辟了新赛道、新空间、新气象。

忠于原著、视效震撼、演员演技精湛,让《三体》电视剧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在研讨会上,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姚海军指出,电视剧《三体》把小说的高概念进行了成功的视觉转化,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从文化角度来看,剧集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的目光焦点从传统转向了未来,这是非常深刻的转变。

除了《三体》之外,近年来,国产影视科幻热潮迭起。电影有《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明日战记》《流浪地球》系列等作品上映;电视剧方面,“超现实”设定与类型剧结合,出现了《开端》《救了一万次的你》《一闪一闪亮星星》《天才基本法》等作品。

刘慈欣说过,科幻的未来在影视。事实上,相比于纸质出版物,影视能够触及更多的受众,让科幻“出圈”传播成为可能。

科幻影视只是科幻市场的一部分。姚海军认为,理想的科幻产业发展链应该包括科幻主题公园、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科幻漫画、科幻图书、科幻奖项、科幻杂志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目前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主要在于市场化程度。中国科幻文学规模比较小,科幻影视的发展时间也很短;相比之下,美国科幻从期刊到图书到影视再到游戏和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国产科幻影视,加速向未来

可喜的是,中国科幻影视从“工坊式”迈入“工业化”的脚步正在加快。比如,2023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相比于4年前的《流浪地球》已经有了显现的进步,想象力更丰富、细节更多、视效更逼真。有人说,如果看《流浪地球》时是感动,那么看《流浪地球2》时便是震撼。

除了可见的技术进步,科幻创作环境的改变也催生着科幻影视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资本涌入让更多科幻作品被搬上屏幕和银幕。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也在为科幻影视行业成长助力。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在科幻影视界,创作团队越发专业。姚海军告诉记者,作为出版人,从前向影视公司推荐科幻小说时,对方会对小说提出许多修改要求,比如完善对话、制造冲突、增加细节等等。而在姚海军看来,这些问题应该由专业编剧解决,而并非小说作者的责任。用剧本的标准来要求小说,是一种错位。但现在,具有优秀改编能力且富有创造性的专业编剧的出现,正在改变这种现象。刘慈欣就曾表示,电影《流浪地球2》出自电影制作团队原创而非小说改编。

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将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在四川成都,中国科幻将再次站在聚光灯下。仿佛一个美妙的闭环,十六年前的2007年,国际科幻大会也是在成都举办。当时,英国著名作家尼尔·盖曼感慨地说:“世界科幻的未来在中国。”姚海军希望,这句话早日变成现实。

(原标题《国产科幻影视奔向未来新赛道 电视剧〈三体〉引发科幻作品“出圈”传播思考》)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