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本期栏目对该话题进行理论问答。
主持人:王玥
嘉 宾:邓利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员)
三个“第一”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主持人:科技、人才、创新这三个“第一”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邓利方:科技、人才、创新,是主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人才、创新水平的提升。三个“第一”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三个“第一”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有非常强大的科技作为发展的支撑和实力的体现。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直面现实问题,强调三个“第一”。
三个“第一”整体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才。人才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三个“第一”。
三个“第一”齐心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集中体现为国际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是相对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是接下来必须要走通的“华山一条路”,也是把握未来发展战略主动的“先手棋”。要在世界潮流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坚持三个“第一”。
三个“第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主持人:科技、人才、创新这三个“第一”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邓利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首先,在科技“第一生产力”形成和创新“第一动力”转化过程中,人才“第一资源”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并且通过人才“第一资源”的起承转合,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动力”才能在高水平互动中不断推升彼此能级。
其次,人才“第一资源”的培育和成长,必须嵌入科技“第一生产力”形成和创新“第一动力”转化的过程。
第三,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供给质量、人才“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决定了创新“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和能级高低。
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有效支撑了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支撑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而人才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育。因此,三个“第一”的落脚点,可以概括为“教育是第一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作用。
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主持人:如何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邓利方:一是强化“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首先要更加聚力原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加快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第二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第三要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实现科创共同体的共建和共治。第四要坚持科技创新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二是增强“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针对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存在响应滞后、对焦不准、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效率偏低等问题,实行系统施策。首先,进一步完善人才供给的顶层设计,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对于人才的复杂性需求。其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助推人才成长。第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资源配置新模式。
三是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一要借力“中介”。通过引导资本、创新平台、归集数据等方式,带动社会创新力量助推“第一动力”发展。二要强化服务。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加快功能性资源集聚,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三要创新治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提升政府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原标题《三个“第一”为何重要》)
编辑 严偲偲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王越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01:00观澜版画村:邂逅深圳的艺术田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6日拍摄,在深圳这座繁华都市中,有一处宁静的艺术角落——龙华区观澜版画村。今日踏入这里,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艺术世界。村子里错落有致的客家古建与现代版画艺术完美融合,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幅版画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漫步其间,感受着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人远离城市喧嚣,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据了解,观澜版画村是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由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古村落大水田村改造而成,融合客家传统建筑与现代版画艺术,被誉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和“最具文化价值特色小镇”。#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