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怎么干?他们这样说

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2023-02-11 14:30
摘要

此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分会场上,与会代表纷纷建言,为广东县域以及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去年12月,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

1月28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此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分会场上,与会代表纷纷建言,为广东县域以及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县域经济是巨大的潜力板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广东有57个县或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全省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的12.5%。县域经济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同时也是巨大的潜力板。

“高州是一个拥有187万人的农业农村大县,拥有全国水果第一县、全省农业第一县的美誉,去年农业总产值301亿元,但农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未根本改变。”茂名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介绍。

王土瑞指出,全面推进县域振兴,需要“把工业做大、把农业做强、把城乡做美”。在农业方面,将以9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提升种养水平。特别是,进一步深化荔枝、龙眼、香蕉、丝苗米、畜禽等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荔枝、龙眼、畜禽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广东有11个县(市)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还有不少县(市)是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些县域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乳源瑶族自治县既是少数民族县,又是地处粤北的生态功能县,近年来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和生态地区政策,探索出了绿色发展的乳源路径。乳源瑶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大川表示,将在全域生态保护、推进产业攻坚、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优化项目建设机制这四个方面上下功夫。

“人口和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乳源将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不断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人口的集聚力,为提高产业竞争优势提供智力支撑和劳动力保障。”陈大川表示。

广东有12个县(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这些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县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次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发展潜力百强县、营商环境百佳县等称号的肇庆四会市,是广东57个县(市)中唯一一个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县。

肇庆四会市委书记李伟忠介绍,四会市的做法主要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产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经济“蛋糕”;二是坚持城市扩容提质,充分激发城市活力;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接下来,四会市将聚焦制造业当家,推动经济总量质量新提升;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发展均衡性新提升;聚焦农业现代化,推动强镇兴村成效新提升。”李伟忠介绍。

以制度建设形成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合力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一直是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软肋’。省委决定在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点,非常及时,意义重大。”广东省政府原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指出。

“大胆赋权强县,建立省、市、县三级下沉支持镇村资源主要由县一级统筹、使用、考核的体制,明确县一级统筹全县镇、村协同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资源保障;坚持规划先导,重点抓好县城规划和跨镇区专项规划;构筑内外合力,构筑好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以制度建设来形成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合力。”陈鸿宇建议。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碧桂园农业联席董事长、华大农业董事长梅永红认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民心工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紧迫性。

梅永红指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关键在落实,需要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农民的认可、社会的参与、政策的持续、责任的明确、体制的创新,缺一不可。

“乡村振兴不同于扶贫和慈善,而是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必须有资本、人才、技术和市场等各种要素的聚集与配置。”梅永红建议,通过体制的创新,让所有参与的市场主体能够分享发展成果。

世界500强联合利华集团企业代表,联合利华全球副总裁曾锡文则从海洋食品开发的“小切口”阐述了企业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工作思路。

曾锡文建议,政府可以规划、引导和搭建合作平台,并开展舆论宣传,管理地方品牌以建立消费者和客户信心。在适当的关键节点,也通过政府管理的产业基金来鼓励创新,扶持优质企业。

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

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表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有助于更好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建设的振兴发展,对省内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更是重磅利好。

陆丰是农业大县,陈德忠表示新的一年,将通过坚持制造业当家、实施强镇富镇工程、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2.0版本、实施村集体经济“亿千百万”倍增计划等四大举措,推动全域县镇村全面振兴。

乡镇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施工队”,镇域如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松口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把古镇保护、产业振兴、项目建设作为强镇兴村富民的重要支撑,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社区共兴。”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党委书记宋铁军介绍。

松口镇是千年古镇,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同样,松口镇也是全省最大的金柚主产地和集散地,年产值10.6亿元。宋铁军介绍,在推进产业振兴方面,松口镇依托国家级现代金柚产业园建设,以点带面,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做强做优金柚特色产业,推动金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以柚为媒,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旺,“强村”与“富民”同频共振。

在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从2018年到2021年,村集体收入增加10倍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加了近五千元。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支部书记陆飞红认为,连樟村巨变是广东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连樟村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优红茶、麻竹笋、丝苗米等特色产业。自创了“连樟1号”品牌,建立农产品准入机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农产品的“连樟标准”,成立2个多月营业额已超24万元。连樟村目前已引进24个产业项目,有力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陆飞红表示,接下来连樟村还要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将进一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百千万工程”怎么干?他们这样说》)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必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