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锚定高质量发展 今年重点实施十大行动

东莞+
2023-02-10 08:56
摘要

奋力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2月9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提出今年重点实施“十大行动”,奋力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成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

2月9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高质量”“招商”“建成”“文化”“制造”“服务”“行动”等词句不下10次在耳边响起,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不难看出,这些都是与东莞城市发展、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透过这些高频词不仅能挖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干货”,更能看出东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22年工作回顾

极不容易,稳住了经济大盘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东莞立足“双万”新起点、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极具挑战、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

报告中大量的、翔实的、涵盖方方面面的数据,全面展示了过去一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东莞迎难而上,顶压前行,交出了来之不易、成之惟艰的答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200亿元。

一年来,东莞打好防疫战。面对疫情发生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防控形势,东莞紧紧依靠群众,迅速围住、捞干、扑灭多轮本土疫情,有力确保疫情防控顺利转段,切实打好人民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民群众是真正的抗疫英雄,东莞党员干部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可靠队伍。

一年来,东莞稳住了经济。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9.6 万户,总量达158.4万户,稳居全省地级市第1;新升规企业超过2200家,排名全省第1;新增高企1725家,总量突破9000家,排名全省地级市第1。150多万市场主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想方设法求生存,千方百计谋发展,充分展现出孜孜以求、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

一年来,东莞守住了安全。全市全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数、亡人数均下降超过三成;110违法犯罪警情、刑事案件立案数分别下降21.6%、6.5%;成功防御近20年最强“龙舟水”,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些数据,不仅是东莞经济充满韧性和活力的佐证,更是东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生动实践,让人倍感自豪、备受鼓舞。

抓住机遇,激发新动能

一年来,东莞主动加强新动能培育,切实强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动力支撑。大力发展新的产业支柱,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扩容至80平方公里,推出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高规格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引进10宗30亿元以上特大产业项目,实际投资突破1700亿元,累计推动超51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一年来,东莞主动抢抓“黄金内湾”建设机遇,全方位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加快打造高水平重大平台,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档升速,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完成立项前置审批,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建成,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全面封顶。积极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城市环境。在全国率先启动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成功打造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两个市级港澳青创基地。

一年来,东莞主动践行人民至上,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构建“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莞薪无忧”专项行动。全市实名登记用工规模超540万人,新增就业11.1万人。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9所,新增公办学位7.9万个。持续优化生态供给,建成碧道160公里,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示范段建成开放,东莞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一年来,东莞主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强化末端执行中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全面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机制,12345热线服务质量跃居全国第12。建立服务镇街(园区)解决问题协调机制,有效解决一批募投供地、调容调规等难题。坚持主动担当作为,坚决落实市委关于提升末端执行力的决策部署,质量强国建设、河湖长制推进两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报告指出,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奋进、苦干实干的结果。

2023年工作部署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研发(R&D)投入强度保持在4%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3%左右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达到6%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进出口总额增长3%

重点实施“十大行动”

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岭南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万亿城市责无旁贷。

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报告明确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达到6%,重点实施“十大行动”,沿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报告对“十大行动”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1.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建设制造业当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立新柱与稳支柱并举,以市政府一号文出台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条措施。推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力争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构建大招商、招大商的体制机制,坚持高质量招商、招高质量项目,力争招引一批30亿元以上特大产业项目。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开展一场不亚于“机器换人”的产业革命, 推动东莞制造业实现质的转变。

2.实施稳预期提信心行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设立“东莞民营企业家日”,发挥好世莞会、莞民投等平台作用,让民营经济始终与东莞同频共振、茁壮成长。让消费火起来、旺起来,加快恢复接触性消费、聚集性消费、群体性消费。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让企业敢投资、快投资,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00亿元以上。

3.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着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主动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与“粤贸全球”“莞货全球行”等活动,建立东莞商品境外展销中心,用足用好重点展会资源。实施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掀起新一轮外资来莞投资热潮。大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打造特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动虎门港综保区功能升级。促进台港澳企等外资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拓内销,力争内销总额突破6000亿元。

4.实施科教兴城行动,着力打造科创制造强市。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动工,加快先进阿秒激光立项申报,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组建新材料产业园。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力军,夯实国家高企基本盘。进一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号角,聚焦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领域,以项目带动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和科技创业人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一位东莞建设者的孩子都“有书读、读好书”。

5.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着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聚焦儿童关爱,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聚焦青年发展,深入实施“圆梦计划”“展翅计划”。聚焦老年康养,选取2-3个镇街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点。聚焦特殊群体帮扶,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扩面,努力让孩子开心成长、青年安心发展、老人舒心长寿、特殊群体暖心有尊严。建设更高水平健康东莞,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春风工程”,打造“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实行群众诉求“一号响应、接诉即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用心用情做好市内外帮扶。

6.实施深度城市化行动,着力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城市气质。

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路网通达性,全面推进深江铁路东莞段建设,争取深惠城际谢岗段、佛穗莞城际开工。坚定不移实施强心战略,加快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香港中心、招商局中心等项目建设和楼宇招商工作,打造总部集聚区。全面推进黄旗南生态科创区建设,为城市绿心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一社区一公园”建设,实现“推窗见绿、开门进园”。

7.实施绿色转型行动,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天更蓝,加强臭氧和PM2.5污染协同控制。聚焦水更清,深入推进“剿黑消劣”攻坚。聚焦土更净,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全力打造“无废城市”。加快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8.实施文化强市行动,着力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

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打造“潮流东莞”“爱乐东莞”等文化品牌矩阵,让东莞故事、东莞声音传遍四面八方。加快打造体育强市,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大力发展赛事经济、球迷经济、俱乐部经济,打造篮球潮玩集市。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策划好十大民俗节庆、十大旅游精品线路等“写意东莞”系列产品。

9.实施安全攻坚行动,着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东莞。

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攻坚战,推进重点领域安全滚动攻坚,力争各类事故数、亡人数持续“双下降”。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严格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让市民群众都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高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加快打造韧性城市、海绵城市。组建市级快速应急响应“小分队”,完善应对“多灾种”并发的联动处置机制。

10.实施政务提效行动,着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进行政审批自我革命,让广大企业在莞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构建市与镇、部门与基层高效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数字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构建“一网统管”体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到为民服务、解难纾困、增强发展后劲上。

(原标题《2023年东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锚定高质量发展 今年重点实施十大行动》)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张必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