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光明区第二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包强斌为全校师生带来新学期“思政第一课”,带领二中学子深入了解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团结奋斗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以奋斗的姿态、团结的意识、坚持的品格,迎接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课程伊始,包强斌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2022年我国GDP总量和广东省的GDP总量。接着,包强斌又把同学们的视线拉回到我们身边,说起了光明的科学城建设、虹·自然教育中心的落地,带着同学们在光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游览了一番。还是沉浸式游览,因为每个光明人、每个光明学子,都是光明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2022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件?”提问一出,激动的同学们开启了抢答模式。“冬奥会”“神州十五发射成功”“福建号航母下水”“史上最热夏天”“疫情政策放开”......在同学们的回答中,包强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喜悦于他们了解国家大事,惊叹在他们洞察生活细微。随后,包强斌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重庆山火中那一道道“防火长城”,一个个义无反顾的“火线身影”;讲述了泸定地震中的“泄洪英雄”——甘宇的故事,在危难之时拉下“挽救生命的闸”,在绝望之际创造“生命的奇迹”。
包强斌指出,2022年,我们一起走过了诸多困难与挑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因在危难面前,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最可靠的力量,有团结奋斗的中国人民——这个最强大的后盾,坚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勠力同心一起奋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后,包强斌借用“背篓少年”王发的故事,鼓励同学们从当下做起,从身边开始,把握每一个可以把握的当下,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珍视每一个微小的行动,方能积沙成塔,共建、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思政课不只是开学第一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不只是在课堂上。光明第二中学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提升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引导他们以青春之奋斗、团结之意识、坚韧之品格,答好“时代问卷”。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刘春雨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