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深港非遗鱼灯舞游园会在罗湖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杨志光 文|图
2023-02-07 10:46
摘要

近日,深港非遗鱼灯舞游园会在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举办,这是“我们的节日——2023年罗湖区深港澳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爱活动”的首场活动。

近日,深港非遗鱼灯舞游园会在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举办,这是“我们的节日——2023年罗湖区深港澳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爱活动”的首场活动。活动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助力加快创建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

活动由共青团罗湖区委员会、罗湖区教育局、少先队罗湖区工作委员会主办,罗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承办,深港澳三地的100名青年及子女参加活动。

据了解,“鱼灯舞”是深圳市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深圳与香港新界交界处的沙头角鱼灯舞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属于广东省民俗文化之一。鱼灯舞的道具制作精巧,鱼灯都是先用竹篾扎成鱼的形状,糊上纱纸,用元粉、牛皮胶和上颜料画鱼,再涂上桐油,在鱼腹之下装一条20厘米长小棍,演员以此举鱼灯起舞。“沙头角鱼灯舞”不仅传承了客家传统民间文化,文化元素突出,而且舞姿独特、观赏性强,凸显了深圳的客家民俗风情,是客家渔耕文化的代表之一。

活动现场,深港澳家庭一起欣赏学习非遗《鱼灯舞》视频,并动手扎鱼灯。他们在美术老师们的指导下,用时90分钟制作了100个闪烁发光的鲤鱼灯、兔子灯。鱼灯做好后,大家来到运动场,分学生组、青年家长组列队,手举鱼灯沿运动跑道游鱼灯。可爱的孩子们穿着美丽的汉服,在舞蹈老师的现场指导下排练舞鱼灯。他们踏着优美的古风音乐节奏,模拟游鱼的动作翩翩起舞,惟妙惟肖。

活动为深港澳青少年交流提供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交流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家国情怀,在青年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原标题《“非遗”进校园,深港澳家庭共舞鱼灯》)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杨志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