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如何应对?行业大咖为您支招
读特记者 秦小艳 通讯员 温现青
2017-09-25 11:12

      9月24日,第二届国际气候影视大会系列科普讲座在福田会堂举行,中国首位“扎耶德未来能源将”终身成就奖得主李俊峰、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罗勇、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究员朱定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综合部副主任张志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六位行业资深专家进行了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科普讲座,讲座吸引了逾200名市民听众到场参加。

“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公益科普讲座

会上,李俊峰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巴黎会议成果及关键问题解读”、“发展转型是全球的大趋势”、“能源转型是发展转型的核心”等四个问题展开讲解与阐述;朱定真就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地球气候健康与人类健康》展开讲解;原民辉作了题为《航天技术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应对》的知识讲座,并就相关问题与观众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志强为现场听众阐述了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

会上,李俊峰表示,深圳走在国家现代化的前列,但要真正实现现代化,最好的是要把环境质量做好。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即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能源系统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李俊峰认为,在这个三个方面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转型最为关键。

中国首位“扎耶德未来能源奖”终身成就奖得主李俊峰

罗勇与听众分享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的最新进展情况。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罗勇使用了众多数据来说明尽管我们感知到的气候变化是十分微小的,但这种变化却实实在在在发生着。他指出,从百年的尺度上来讲,气候总体是变暖的,这不仅仅意味着温度的升高,事实上气候的各个圈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朱定真重点强调了气候与人的关系。他的讲话由浅入深,引人入胜。他用生动化的语言讲述了气候的定义、目前气候发生的变化、以及气候会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他说道:“我们每个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未来也会有很多的新科技来应对气候变化。”为现场听众带来了积极的讯息,使他们备受鼓舞。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究员朱定真

原民辉对航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信息做了简要介绍,随后探讨了气候环境的变化,将环境检测类卫星发展情况进行了分享。他指出,航天技术在环境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重大潜力,通过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极大地丰富人类认识环境的手段,显著提高人类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演讲、大会统筹运营公司航都文化李凌冰主持

张志强从感冒发烧切入,声情并茂地向听众讲解了四个问题,即:一是全球变暖真的发生了吗?二是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三是人类如何应对全球变暖?以及人类的未来生活是什么样的。他还介绍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各国谈判的激烈情况以及展示中国低碳发展成就的中国角活动。

       作为中国气象先生的宋英杰则充分发挥了作为主持人的诙谐幽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有趣互动。在探讨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之间,说明“天有不测风云”,对中国古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浪漫解读表示钦佩。同时点出气候的变化、天气的警示,对“二十四节气”这一古人智慧进行了深入解读。

听众积极提问

“多听听这样的讲座真的很有意义,听了好几位专家的讲座,我真的受益匪浅,未来我也会更加重视生活中的小事,因为环保就是从身边开始的。”一位来自深圳福田的听众说道。

       讲座与提问穿插,科普讲座最终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结束。而随着讲座的结束,2017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也圆满落幕。在这次气候影视领域的盛典中,近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逾万名市民、军人参加了系列活动,包括科普讲座、公益展映、系列专家论坛。绿色影视作品评优晚会的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超过了10万,这一届气候影视大会覆盖人群与参与关注人数都较第一届大有提升。评优晚会上,大会揭晓了8大奖项,中国、美国、德国、伊朗、古巴、新西兰等8个国家的16部优秀作品获奖。来自中国的《低碳农业ABC》获得短片金奖。

开幕式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发来致贺视频

组委会表示,希望能给中国观众呈献来自全球关于气候变化题材的更多优秀影视作品,也鼓励政府、企业、专家、媒体之间互相探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引导公众参与绿色行动。大会也将竭力为中国的绿色影片提供国际平台。2017年11月,大会将选送大会优秀中国作品参加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波恩大会,讲述中国气候影视绿色故事。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秦小艳 通讯员 温现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