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指出,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中国政府始终一视同仁,同等保护。他透露,目前,在国家级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备案的外资和合资企业达到了2900余家。
发布会现场。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邢宝华 摄
1月1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情况。发布会由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寿小丽主持。在发布会现场,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刚才发布提到国外在华有效专利数量和商标数量稳步增长,请问在强化外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过去一年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寿小丽。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邢宝华 摄
张志成对此回应称,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中国政府始终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国外在华有效专利数量和商标数量是稳步增长的,这充分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邢宝华 摄
对外企提供与国内企业同样快速协同保护服务
张志成表示,在快速协同保护方面,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新建了1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达到了97家。有关中心对所在地区备案的外资或合资企业,提供与国内企业同样的快速协同保护服务。目前,在国家级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备案的外资和合资企业达到了2900余家。
张志成介绍,在行政保护方面,稳妥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在办理的首批2起重大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请求主体就是外资企业。案件的办理及时制止了侵权行为,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好评。
向全世界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
张志成说,在合作交流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部门,听取外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困难和诉求。组织编写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效英文通讯,通过中国国际商会驻外机构及其多双边合作机制向全球70多个国家340余家商会组织发放,加深外资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实际情况的了解。通过博鳌亚洲创新论坛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跨国公司青岛峰会专题论坛等活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知识产权故事,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成效的宣传力度。
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相信,中国将长期成为外商的投资热土,外资企业在中国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张志成强调。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邢宝华现场提问
(原标题《国知局答经导:知识产权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作用持续显现》)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