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深圳人:便捷生活方式体现城市文明进步
读特记者 肖雄鹏
2017-09-24 09:53

公式市民说法

关爱服务收获满满幸福感

家住坪山招商花园城的市民陈涛每天上下班都要开车经过坪山大道,整洁平整的柏油路面,花团锦簇的立体绿化,以及经过优化升级的交通设施,不仅让出行变得顺畅快捷,更让他的心情轻松愉悦。

“通过坪山大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改善的不仅是交通出行,还让整个城区的‘颜值’与气质迈上一个新台阶。”陈涛说,近年来深圳的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出行变得越来越便利,让他与家人都欣喜不已,“我家附近的龙坪路上个月刚刚通车,此外南坪快速三期、东部过境高速、坪盐通道等正在加紧建设,加之规划建设中的地铁14号、16号线,以及云轨旅游专线,半个小时就能通达全城任何地方。”

今年68岁的刘文秀女士对于越来越便利的都市生活,同样有着深刻体会。“小区楼下就是社康中心,提供的服务种类越来越多样,小病不出社区已成为大家的习惯。”她告诉记者,社康中心不仅提供体重、血压等免费检测仪器,还不时有各科室专家前来坐诊,药费还比医院便宜不少。

“更让人暖心的是各种关爱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幸福感。”刘文秀说,社康中心每年为65岁以上的常住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对于一些行动不方便的患者,还上门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看病就诊越来越方便。

作为一名来深建设者与孩子的母亲,周小芳曾经在国内多个城市有着“飘荡”经历,但她一来到深圳,很快就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把两个孩子都从老家接到了身边,在附近的学校报名读上了书,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再辛苦也觉得快乐幸福。”她表示,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快学校建设,扩大招生规模,让不少来深建设者的孩子们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大都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体现了文明发展的内涵。

周小芳告诉记者,就在她居住的附近,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去年已经建成招生,今年又开办了一所新的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教育资源的不断均衡与丰富,也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一句话——来了就是深圳人。”

公式深圳做法

提质增效推进民生事业

近年来,深圳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推进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发展,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居民生活愈发便利。

在交通建设方面,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15个原二线关口交通改善项目完工,龙大、南光、盐排、盐坝4条高速公路实现免费通行;赣深客专开工,深中通道、外环高速等加快建设,南坪快速三期、坪盐通道、坂银通道等建设有序推进,春风隧道、沙河西路快速化改造等启动;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推开,开工建设6、8、10号线等8条延长线,7、9、11号线开通,地铁运营里程达285公里。

教育方面同样“大手笔”频出。据统计,从2014年至2017年,全市新建和改扩建115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5所普通高中,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6.3万个,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70%以上的学位提供给了非深户籍学生。此外,高等教育开放发展全面提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名校签约建设深圳校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筹)已招收首批本科生。

在医疗卫生方面,深圳正在大力实施“三名工程”,仅在去年,就引进高水平医学团队50个,新建名医诊疗中心5家,此外增加三级医院6家、三甲医院1家,新增病床3000张、执业医师2698名。同时,全市已经建成630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每位居民最多步行15分钟,就可以找到一家社康中心。

公式记者点评

从生活细节感受城市发展

家门口的路网不断扩张,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看病就诊不用出社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民众最为看重的一环。在采访当中,市民真诚的话语与开心的笑脸,无一不显示出对当下的满意,也是对这座城市发展的满意。

满意的背后,离不开深圳对民生事业的大力投入。“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为6734亿元,年均增长25%。2016年,全年民生支出达到12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1.9%。

多数民众也许不了解这些数据,但他们源自生活细节的真实感受,却更能佐证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进步。在这当中,一位市民的心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爱我的家乡,但习惯了深圳便利的生活,也许就一辈子扎根于此了。”

见习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