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生活重回正轨,老百姓期盼着未来可以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健康安全影响。老百姓的期盼就是委员的履职所向。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纷纷就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安全建言献策。
推广全自动化城市污水新冠病毒动态监测
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在国家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中,明确把“新冠病毒污水监测”作为重要监测途径。《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工作方案》也明确在广州、深圳和珠海市共3个口岸地市开展污水中新冠病毒监测工作。
住深省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市委会副主委,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张晗认为,开展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监测,覆盖人群广泛,可辅助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快、更有效地作出公共卫生决策。为此,建议尽快推广全自动化污水病毒监测技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以经济、高效、无扰方式对区域环境的疫情状况进行分析。
张晗认为,要逐步推广、加强相关技术的试点应用。建议联合环保、水务、街道社区等多部门,第一阶段选择在高风险、典型性人口密集场所加快该技术的试点应用,以不依赖于居民主观意愿的“非入侵性”方式,对新冠病毒进行哨点监测,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不断优化监测方案;第二阶段,在采样点位、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的设置等方面获取丰富应用经验后,以广州、深圳为试点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污水核酸监测网络。
打造数字防疫社工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过去3年,流调和数据报备需要基层大量人力物力。未来,如果再遭遇类似疫情,如何让防控工作更节省人力物力、更高效?住深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深圳市委会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宇扬建议,基于RPA技术打造数字防疫社工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自动化。
RPA是一种实现流程自动化的软件机器人,能替代人力更加快捷准确地完成重复性的操作工作,如可以快速便捷地协助社区完成每日报备数据处理,并与疫情防控管理系统零代码灵活打通,同时可整合OCR识别行程码、AI语音、H5轻应用等技术,代替社区和医院人员,完成涉疫流调催办、通知下达等工作,缓解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
据了解,目前疫情流调场景下的RPA数字员工已在浙江、广西等城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试用。从试用的效果来看,基于RPA打造的数字社工可在30分钟完成实现1000人次的触达和信息收集工作,相当于20名社工1天的工作量,防疫及时率提高12倍。
蒋宇扬建议能在部分社区进行试点“数字防疫社工”,在试点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更多可自动化的流程,并形成分类典型场景的解决方案。
以“最小够用”原则处理疫情信息数据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核酸检测信息和个人健康码正逐渐成为历史,其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了委员们的关注。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黄琼在提案中提出,要高度关注相关信息的处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过去三年,各地纷纷推出‘健康码’、行程卡、场所码等疫情相关数据管理系统,系统收集了居民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姓名身份信息、工作单位等,都是个人重要而且敏感的信息,一旦泄露出去,将会对个人隐私、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重要影响。”
“通信行程卡”服务在去年12月正式下线后,中国信通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同步删除了行程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但黄琼指出,目前,仍然有大量的疫情相关信息掌握在各个部门和单位手中,黄琼建议,全省各地要尽快掌握在疫情防控期间收集的数据情况,做好个人疫情相关信息的保护工作。
“已收集的疫情相关数据,应该以‘最小够用’为原则,对数据采取分类分级处理。”黄琼表示,如果个人疫情信息后续需要用于疫情相关的医学研究,也希望这些科研机构能够征得个人同意后再使用这些数据,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来保护这些个人信息数据。黄琼建议,对于确定不再需要的数据,应予以及时删除;评估并及时删除个人重要敏感信息,在健康码系统中增设撤销授权与数据删除功能,如果个人不再需要,可以自行选择彻底清除。
(原标题《省政协委员建议:个人疫情信息应可自行选择清除》)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