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紧密型医共体!打造新冠诊治“保健康 防重症”平湖模式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华南深医 文/图
2023-01-12 20:52
摘要

华南医院携手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及下属社康,积极打造区域紧密型医共体,按照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分类收治的原则,构建新冠危重症早监测、早发现、早治疗的诊疗体系。

记者1月12日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了解到,除了开通绿色生命抢救通道、优先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外,为更好地构筑起“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实防线,该院携手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及下属社康,积极打造区域紧密型医共体,按照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分类收治的原则,构建新冠危重症早监测、早发现、早治疗的诊疗体系。

“再过几天我就可以出院了,太感谢华南医院了,也感谢禾花社康的全科医生!”68岁的孙大爷(化名)眯着眼笑着说道。孙大爷家住龙岗区平湖街道。多日前,患有高血压的孙大爷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因咳嗽、呼吸困难,紧急与社康的家庭医生联系。了解并评估孙大爷的情况后,医生随即决定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将孙大爷快速转诊至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在华南医院ICU治疗一段时间后,孙大爷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趋于平稳,随后被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最近像孙大爷这样,患新冠后病情加重,入院治疗的重症老年患者较多。他们通常本身就患有各类基础疾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若能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早监测、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冠重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华南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负责人易钊泉教授表示,目前华南医院ICU床位已扩增一倍至30张,另设可转化的监护床位30张,自2022年12月初以来已累计接收重症患者318名,其中包括龙岗五院、华侨医院等转诊的重症患者40余名。

“我们会针对有高危因素、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建立健康台账,同时引导经居家治疗无好转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重症。”龙岗五院党委书记肖东浩表示。据介绍,目前龙岗五院及下属社康已为重点人群建立了11904份健康台账,为辖区居民提供了7192个防疫包,落实分类服务管理措施,尽力做到重点人群防治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通过将急慢分开、轻重分开,同时坚持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目前我们已逐步形成了无症状居家观察,轻症到社康、龙岗五院,危急重症到华南医院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院长吴松表示,未来“华南医院—龙岗五院—社康中心”紧密型医共体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做好分级诊疗和基层诊疗能力保障,打造新冠诊治“保健康、防重症”平湖模式,实现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助力龙岗区科学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新阶段的医疗救治工作。

(原标题《构建紧密型医共体!打造新冠诊治“保健康 防重症”平湖模式》)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华南深医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