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专题纪录片在汕头开机拍摄

记者 吴绪山
2016-05-19 00:54
摘要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制作的专题纪录片《海那边—风雨侨批》的开机仪式在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举行。

侨批博物馆

侨批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制作的专题纪录片《海那边—潮汕侨批》的开机仪式在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举行。

侨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家书与汇款合一的特殊载体。侨批档案是研究近代华侨史、家族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金融史、邮政史、中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等的珍贵档案文献,而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大到“世情”、“国情”,小到“乡情”、“亲情”,这些都成为最好的社会“切片”和标本。其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国际汉学家饶宗颐等专家、学者誉为“海邦剩馥”、“侨史敦煌”。

开机仪式7

开机仪式

侨批档案已先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3年6月,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这也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记忆遗产项目。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我国只有“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等10份文献(或文献集)遗产入选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因此,对侨批档案这些珍贵文献的研究、保护及传播,意义十分重大。

侨批3

侨批

据读特记者了解,《海那边—潮汕侨批》分为上下两集,每集30分钟,拍摄周期约10个月。将通过“侨批的世界”以及“世界的侨批”两个方面来展示潮汕侨批对于家庭、批局、行业、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除了在潮汕地区拍摄外,还要到东南亚几个潮汕侨批较多的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等地拍摄。纪录片通过一个个侨批的故事,描述清末、民国时期,潮汕人出洋谋生、寄批回乡的历史轨迹,反映出潮汕人民“艰苦创业、笃诚守信、爱国爱乡”的精神和美德。

编辑 钟润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