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罗湖第34期 | 常才智:让皮影艺术永远扎根罗湖这片沃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晓莹
2023-01-12 21:09

常才智

1943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2004年退休后来到深圳定居,现为罗湖区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非遗文化传承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述时间:2022年11月18日

口述地点:罗湖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排练室

采写撰稿: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晓莹

以前有一种说法,深圳是经济特区和“文化沙漠”,但实际上,通过“文化立市”明确的定位和持续的投入,深圳早已是文化发展的沃土。

罗湖是深圳最早建设起来的区域,它不仅是特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也是特区文化建设的开拓者。

老有所为,退休后在罗湖创办皮影文化艺术团

我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的,毕业后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了一年,之后调回家乡长沙。在长沙,我先在潇湘电影制片厂工作,因为喜欢美术和文学,后来又调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在那儿一干就是40多年。因为女儿一家定居深圳,2004年我退休后也来到罗湖定居。

我住的百仕达花园有个“老年文化大学”。社区里的老人,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舞蹈、模特、书画、声乐等学习班。我作为老皮影艺人,就想创办皮影艺术团,这个想法和“老年文化大学”校长一拍即合,不少老年学友也对学习皮影表演很有兴趣。2006年,我和家人一起出资3万块钱,主要购买了音响等一些设备,基本上就起步了。皮影我们自己可以做,剧本我可以写,配音找一些原来熟悉的朋友,有中国戏剧学院毕业的、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就这样将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注册成立办起来了。

常才智(右一)在表演中。马志/摄

第一次演出时,当时的罗湖区文化馆馆长就来看了。他觉得很好,说我们正需要这样推广传统文化的方式。后来,罗湖区文体、民政部门的领导都来观看了我们的演出,认为我们弥补了深圳社区文化没有的项目,对我们很支持。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领导们说,许多社区都是开展唱歌跳舞太极拳等项目,唯独没有皮影——“你们这么独特,一定支持你们!”

这以后,我们的皮影项目多次获得市、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区文化部门也长期给予经费支持。还有我们所在的翠竹街道文体站,几任站长都给了我们一定的支持。他们经常来到现场看我们怎么排练,怎么演出,给我们具体的指导。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联等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的罗湖区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吸引了越来越多喜欢皮影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朋友加入,规模日益发展壮大。这十多年间,我们一共创作了近50部皮影戏节目,连续举办了十届皮影文化艺术节,成为深圳民间文艺和非遗艺术的一张名片。

对此,我的体会是:深圳这个地方,既是年轻人打拼的热土,也是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乐土。退休前我是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有高级职称,退休生活有保证。但是相比较起来,在家乡日子可能会过得比较平淡一点。到罗湖来,等于退休后重新干了一番事业,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认可,个人也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罗湖百仕达皮影艺术团在表演中。(受访者供图)

罗湖包容各种各样的艺术,好像大海一样,各类人才在这里都能够被容纳。比如,现在我们艺术团的团员来自江苏、四川、湖北,还有其他几个省,这么小的一个团都有这么多不同地方来的人。我觉得,得益于罗湖生气勃勃的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深圳经济特区最早的一批建设者以及随子女定居深圳的全国各地来的老人,都能在这里有愉快充实的晚年。

敢想敢干,民间社团长期承办品牌皮影文化活动

如今每年秋天,我们都要举办皮影文化艺术节。这是罗湖区的常设文化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十届。皮影文化艺术节由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资,罗湖区文化馆协办,翠竹街道和我们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承办。艺术节会邀请全国各地优秀的皮影剧团和木偶剧团来深圳演出,除了表演之外还会举办皮影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8年,我们艺术团参加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全国木偶皮影曲艺优秀节目调演。出席那次活动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专家表示,在政府扶持下,由一个民间社团而不是专业团体来持续承办皮影文化活动“实属难得”。我们每一届活动,深圳市文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领导和罗湖区的领导都会来观看,十分重视。艺术节研讨会设置什么议题、邀请哪些团队、哪些专家,方案我们报给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后,局领导都会过目审核。

皮影艺术吸引新一代,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受访者供图)

我们举办的皮影文化艺术节现在在全国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中国文化报》曾经给予报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会长、秘书长等等也是每一届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而且提了很多建议。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拿到了几次国家艺术基金的注资。

正因为有罗湖区宣传文化部门敢于办大事的魄力和大力支持,我们这个民间社团才能进入全国民间文艺和非遗文化界的视野,也聚集了全国相关领域的优秀社团和人士来到罗湖观摩、研讨、交流。大家为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和非遗文化发展共同努力,一起进步。

传承创新,让古老皮影焕发新生反映当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主任魏力群认为,在皮影戏的创新方面,深圳也走在前列。

皮影艺术需要融合时代发展,需要新的受众。我们艺术团也秉承发扬改革开放的基因,做了不少创新尝试。比如我们采用动漫和皮影有机结合的方式来演绎皮影戏,加快节奏、缩短时间;传统皮影的材质不适合南方潮湿的天气,我们改用胶片来制作,效果很好;我们还让演员走到幕布前面表演,以这些新鲜的方式来适应现在观众的欣赏需求,使古老的皮影艺术越来越受欢迎。

罗湖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在社区演出。马志/摄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在剧本创作上,我们也力图反映当下生活,讲述中国故事。我们创作的每一个剧本都先报给罗湖区文化馆和翠竹街道文体站审核。他们给的指导很到位,可以具体到每一句台词。比如我们为建党100周年写了一个剧叫《七月的天空》,主要讲东江纵队的故事。我不太了解东江纵队的事迹,只能通过一些资料来编写。翠竹街道党工委给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到演出阶段,罗湖区将我们的演出作为情景党课,组织各个支部来观看。深圳市委组织部也组织我们到市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去演出,大家都很自豪。

来深圳近20年,我目睹了罗湖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从我们这个小小皮影艺术团折射开去,可以看见罗湖不仅有经济上的飞跃发展,也是一片文化的沃土。土壤好,你在这里就可以生根,可以发芽,可以成长。我们皮影艺术团现在正在培养新一代中青年演职人员,目的就是让皮影艺术扎根罗湖这片沃土,绽放出更艳丽的光彩。


编辑 梁晶晶    

审核 盛佳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晓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