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23日,第27届全国儿童医院院长会在深圳顺利召开,全国60多家儿童医院逾300名大咖云集鹏城,从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策略、健康中国2030儿科发展规划、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区域儿童医学中心发展、儿科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建设和建立现代儿童医院管理制度等多元视角探讨了医改新形势下中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承办,会议为期两天,共设有绩效管理、继续教育、质控管理、投融资建设、健康管理、信息化管理六个分论坛,分别由郑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组织讨论。
院长大会论道现代医院管理
近年来,我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迅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但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健康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10余所,儿科执业医师12.2万人,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数为0.54人。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0—14岁儿童2.27亿,其中0—6岁儿童超过1亿,现每年新出生人口约1680万。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新生儿增加,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服务群体将继续扩大。
如何有效破解儿科医务人才严重不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不合理的难题,通过充分发挥优质儿童医疗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国儿科整体水平提升、推进儿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全国儿童医院共同的职责所系和使命担当。
为破解我国儿科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不合理且顶层设计不完善,儿科医务人才严重不足,儿科科研、预防保健等临床研究滞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指南的开发推广不足,儿童用药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且用药说明欠规范,缺少安全性资料和用药参考等,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意见》、《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设置规划》等系列支持儿科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为小儿科大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
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表示,希望全国儿科同仁能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既强身健体,又合作联姻,共同为2.27亿儿童健康保健护航。
关爱患儿创新人文医学模式
人文关怀与慈善公益是此次院长大会探讨的主题之一。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以Vcare关爱空间为例,在会上分享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如何通过人文关怀、公益慈善项目缓解医患关系,建立具有人文特色的医院文化。
钟山院长介绍,2014年7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联合开展“深圳市儿童医院•Vcare关爱空间”项目,项目由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市儿童医院统筹管理、爱心企业资助运营经费、专业社会组织日常运营并提供服务,吸纳社会各界公益力量共同参与关爱住院患儿及家长,建设患儿和家长的压力舒缓中心,打造全国首家以医院为载体的儿童医疗救助公益信息港、公益服务体验港。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因为有了空间,患儿及家长对医护人员有了更为客观和正面的认识,空间的存在,50.5%的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81.37%的患儿家长对医院更加满意。颠覆了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印象,促进了医患共融,提高了就医体验。
深圳开创“治疗救治前移”新模式
国内儿科普遍资源不足,患者就医时等待时间长。如何利用现有的人才、技术、设备解决地区范围内的实际困难,促进分级诊疗?深圳市儿童医院在2016年就已发起成立深圳市儿科医疗联盟,探索了一种分级诊疗的新模式。
深圳市儿科医疗联盟目前有36家儿童医疗相关单位共同组成,通过资源共享强化儿科医师专业技能培训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充分优化深圳市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实施分级诊疗,探索“患者不动、医生移动”医疗服务新模式,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使患儿受益,医务人员减负,政府减压。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落地,高龄产妇的增多伴随的早产儿、先天畸形儿比例也随之增高,为了及时救治这部分危重儿,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汇集专业麻醉、体外循环、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最强专业医疗团队到深圳市出生人数最多的市妇幼保健院,会诊、抢救,就地抢救实施心外科专业手术,开创了医疗救治的新模式。
因为诊断正确、评估准确、手术及时,大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期,更极大减少了转运搬动造成对患儿加重病情的风险。不但挽救患儿生命,也为探索深圳儿科医疗改革新方向提供了宝贵经验。
深圳儿科重症患儿几乎都由深圳市儿童医院接收,如何缓解医院床位紧张,及时救治危重患儿,是联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呼声最强烈的问题。心外科“治疗救治前移”的成功案例值得推广。自2016年3月开展第一早产儿先心病手术至今,以相同模式已完成了24例,无一失败。正是因为“治疗救治”模式的高成功率,吸引了包括港大深圳医院、罗湖区妇幼保健院等联盟以外的儿科参与引进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团队,带动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普外科团队参与先天腹部畸形的“治疗救治”前移模式。
“汕头大学深圳儿科临床学院”开学了!
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进,患儿就诊时间的缩短,都离不开一个现实,儿科医生资源不足。这不仅仅是深圳的问题,也是国内普遍现状。作为此次院长大会探讨的重要议题,深圳市儿童医院通过与汕头大学医学院合作,培养儿科人才,为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做了一个有益尝试。
9月12日,汕头大学医学院举行了开学典礼,首批30名儿科临床学院的学生,以录取平均分超一本分数线71.76分走进了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儿科临床学院”的挂牌成立,标志着儿童医院向高级别、现代化、研究型的三级甲等医院目标挺进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钟山院长介绍,经过20年的努力,深圳市儿童医院综合水平得到同行和社会的认可,医院坚持医教研全面发展、坚持科教兴院方针策略,向国内外一流儿童医院看齐,创办儿科临床学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将严格按照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教学要求,保证按质按量地完成大学的各项任务,同时还将更加严格、更高标准要求。儿童医院将提前做好各项落地对接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定把“汕头大学深圳儿科临床学院”建设好。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