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孙华勇:倾听民声纾解民困,从快打击新型犯罪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2022-12-22 20:44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本期《特区卫士》走近耕耘在反诈一线的深圳公安民警,讲述他们的反诈故事。敬请关注。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权益,是群众反响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急难愁盼”问题之一。电诈不停,反诈不止。深圳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在打击、劝阻、止付、断卡、联动、宣传等六条战线同步发力,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本期《特区卫士》走近耕耘在反诈一线的深圳公安民警,讲述他们的反诈故事。敬请关注。

每周日下午,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刑警大队综合室民警孙华勇都雷打不动地回到单位梳理、撰写该分局一周的“刑事打击周报”,盘点各警种和办案单位一周的打击数据和工作完成情况,并将之呈报给上级部门。孙华勇说,这不仅仅是撰写报告,还要推进各警种或派出所的案件侦办,是个细致活。

孙华勇

2019年,孙华勇考入深圳警队。虽然他在刑警大队的年纪相对较小,但负责的工作都是重点。从今年起,孙华勇负责的工作又增加了一项:为通过局长信箱反映诉求的当事人进行回访答疑。电诈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种犯罪,被害人在被接待时往往情绪激动。孙华勇承担的并不是件轻松活。大多数电诈受害人的一通电话,孙华勇一聊就是1个多小时。

“很多事主接到我们的电话时,起初都会比较激动,对我们抱有期待,也对电诈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从法学专业毕业的孙华勇善于从电信网络诈骗的脉络、法律法规出发,告诉当事人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工作。他曾对遭遇网络交友大额诈骗的赵女士说:“嫌疑人抓了,案件也破了,但涉诈资金受限于客观因素,确实很难全部追回来。”这样长达1个多小时的“一对一服务”,许多被害人也能感受到孙华勇的诚恳,情绪也没有那么激动了。

作为刑警大队的年轻力量,孙华勇同样深知破案是刑警的天职,在侦办诈骗案时格外用心。2020年4月,刚从高新派出所调到刑警大队的孙华勇便接手了一个颇为棘手的案件。和以往接到的民生小案不同,孙华勇这一次接到的案件夹杂着诈骗、赌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多个犯罪类型,案情较为复杂。

深圳一科技公司报警称,公司疑似有员工出卖用户信息。随着侦查的深入,该公司员工林某进入孙华勇视野。随后,他又从林某身上挖掘出涉嫌诈骗、赌博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陈某。孙华勇说,第一次接到这类复杂的案件,既紧张又兴奋,同时也面临破案时限的压力。连续一个多星期,他都在梳理、研判案情。接到报案后不久,林某很快被警方控制,孙华勇又从中找到案件突破口,进而挖出另一名嫌疑人陈某。

原来,陈某在网上开设赌场、拉拢赌客,通过竞猜随机红包尾数大小或单双号的方式下注。与此同时,陈某再出老千,收取林某提供的用户信息,提前掌握赌局中每人红包的大小,稳赚不赔。

孙华勇通过研判迅速锁定陈某的位置,和同事们一行四人前往汕头实施抓捕。陈某家住在郊区,独门独户,院门紧闭,但可以确定的是陈某就住在家里。孙华勇和同事们一连蹲守了两三天,可陈某家前后门、上下楼都几乎没什么动静。坚持不懈的蹲守终于等来了陈某开门的那一刻。四人围了上去,顺利将陈某带回深圳。孙华勇说,打击电诈等网络犯罪,从严从快才能尽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孙华勇:倾听民声纾解民困,从快打击新型犯罪》)

编辑 连博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陈建中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