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座“小香港”,就在观澜|元故事视频

统筹 王彪 记者 丘禹舜 叶长文 武莹 罗婉 张定平 摄影 丘禹舜
2022-12-14 11:36
摘要

如果列举深圳最好听的地名,观澜必须上榜。她因水而兴,名字来自发源于龙华区大脑壳山的观澜河。岸边坐落着素有深圳“四大名墟”之称的观澜墟,系200多年来唯一保存完好的实物建筑群,历史上常提起的名字叫杆栏、官难、老街,鼎盛时期一度有“小香港”的美誉。

如果列举深圳最好听的地名,观澜必须上榜。她因水而兴,名字来自发源于龙华区大脑壳山的观澜河。岸边坐落着素有深圳“四大名墟”之称的观澜墟,系200多年来唯一保存完好的实物建筑群,历史上常提起的名字叫杆栏、官难、老街,鼎盛时期一度有“小香港”的美誉。

观澜河流经民治、龙华、布吉、观澜4个街道,流经东江、珠江,汇入南海、太平洋。数百年来,观澜河带动了经济发展,滋养了沿岸发达的商贸业,成为“小香港”。每年的龙舟比赛以及两岸人民到河里游水,都充满了一种生活的气息,孕育着独特的客家文化。

河边老街一带有分布集中的碉楼群,当地人称炮楼,现存有132座,大多是归国的华侨兴建的,观澜也因此被称为“华侨之乡”,龙华区还专门帮助观澜建了一个观澜侨文化博物馆。

80年代开始,观澜河两岸兴旺发展的同时,也无私接纳了企业排放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河水变成了臭水沟,后来在改革开放时得到治理,现在已没有了臭味。

蝶变后的观澜河,水清两岸绿游人如织,碉楼已成为网红景点,观澜古墟成为人们回望历史的窗口,这里还是龙华腾飞的灵动之地,更是龙华人生活的后花园。

(原题《深圳有座“小香港”,就在观澜|元故事视频》)

编辑 陈冬云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王越胜

(作者:统筹 王彪 记者 丘禹舜 叶长文 武莹 罗婉 张定平 摄影 丘禹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