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禁止制度为未成年人筑牢安全“防火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1-17 21:59

学校外聘教职人员多次猥亵女童,在女童家人报案后被依法抓获。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猥亵儿童案一审宣判,被告人王某某犯猥亵儿童罪被判有期徒刑,同时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这在全国是首例。

继北京市之后,近两天,江苏省连云港市、黑龙江省大庆市也相继作出类似判决,判刑的同时也禁止他们未来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明确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上述判决即依此作出。

“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没有期限,而是终身禁业。这意味着,这几名罪犯服刑完毕走向社会,可以选择其它职业谋生,但教师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将不再有任何机会。

终身禁业,是法律对罪行的惩戒。“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育行业从业人员,除了良好的业务素质,还需要有高尚的人格,用自身言行树立可供学生参照的道德标准。这几名罪犯的行为完全背离了上述要求,败坏了教师形象。法律用终身禁业作出宣示:有如此行为的人不配做教师,现在不配,将来也不行。

终身禁业,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有效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写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其蕴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犯过罪的人未必一定会再犯罪,多数罪犯经过有效改造会重新做人,但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即使再犯罪的概率很小、风险不大,也不容任何冒险,因为一旦发生,代价不可承受。在罪犯和未成年人之间构筑一道“防火墙”,永远隔离,才是对未成年人最有利的保护。另外,作为家长,如果有个曾经的罪犯每天在自己孩子身边,心里恐怕也很难踏实。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应该被尊重。法律用终身禁业,给每一个不踏实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

(原标题《热评|从业禁止制度为未成年人筑牢安全“防火墙”》)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