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筝”飘起来了!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成岛

宝安日报
2017-09-19 16:17
摘要

据广东省交通集团透露,随着西人工岛海中大圆筒振沉完工,后续工程包括岛内回填、岛外挤密砂桩施工、岛内软土地基处理、岛体止水、岛壁结构及防护、救援码头,以及项目建设营地、临时码头施工等将马上推进建设。

来不及多说

小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先给各位亲呈上一张施工现场图

9月18日上午

伶仃海域风平浪静!

随着深中通道西人工岛

57个超大体量钢圆筒中

最后一个钢圆筒精准振沉到位

标志着西人工岛正式成岛从今以后

西人工岛不再是一张效果图

离那个梦幻的样子又近了一步


        作为深中通道主跨1666米的海上大桥和双向八车道海下超宽沉管隧道之间的过渡转换,西人工岛岛长625米,最宽处456米,呈菱形,就像海上的风筝。

速度

四个月筑出一座岛

时间过得一点也不慢

深中通道的成长更是快得让人惊讶!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从今年5月1日开始,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工程师与施工人员日夜奋战,争分夺秒推进施工。西人工岛的围堰岛壁由57个巨大的钢圆筒构成,每个钢圆筒直径28米,相当于1个国际标准篮球场的长度;筒高在35.5米至39.5米之间,相当于13层楼高;最大重量近700吨,相当于20架空载的波音737客机重量。海域使用面积为25.3万平米,相当于35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筒内填砂82万立方米,相当于填满328个国际级竞赛游泳池。


技术

“快速成岛”得益于工艺创新

       深中通道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域,是集超大跨径跨海桥梁、世界首例特长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海中人工岛和地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项目全长约24公里,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更是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确定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为实现大体量钢圆筒“快速成岛”

技术人员进行无数科研专题论证审查

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预案

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宋神友表示,“考虑到项目所处位置地质复杂、航道繁多、台风频发等建设条件,西人工岛围护结构采用直径28米大钢圆筒,不仅增强了成岛稳定性,比起常规重力式围堰的挖泥量要少,能够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近期超强台风“天鸽”“帕卡”等连番侵袭下,西人工岛的钢圆筒围堰结构岿然屹立海中,成功抵御住了15级强台风,充分证明了前期科研论证成果的合理可行,“对我们全体建设者来说就像打了强心针”。


先进振沉技术

       据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徐波介绍,为保证钢圆筒打设顺利,项目在原有的“八锤联动锤组”技术基础上,选用集震力更大的12台进口APE600型液压振动锤联动方案振沉钢圆筒。同时项目创新应用DSM船(水下深层搅拌船)对水下密实砂层进行预处理,使得振沉时水下地层岩土性质相对较均匀,便于钢圆筒平整精确地振沉至设计位置。

展望

“海上风筝”将成湾区新地标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作为海上大跨径桥梁与特长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的重要过渡,以及首节沉管隧道对接的关键前提,西人工岛围堰结构不仅止水要求高,还要经受住海浪的侵蚀,达到百年工程使用寿命的质量标准。

       据广东省交通集团透露,随着西人工岛海中大圆筒振沉完工,后续工程包括岛内回填、岛外挤密砂桩施工、岛内软土地基处理、岛体止水、岛壁结构及防护、救援码头,以及项目建设营地、临时码头施工等将马上推进建设。另外,今年底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工程和主体隧道工程将陆续开工,计划2018年3月桥梁工程开工,预计2024年全线建成通车。

深中通道的贯通

除了在时空距离上拉近珠三角及粤东、粤西之外

对于推进珠三角东西两岸产业互联互通

以及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

加快粤东、粤西地区振兴发展

以及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编辑 李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