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核电“黑科技”现身首届核博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2022-11-16 20:48

11月15日,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现场,中建二局的展位内,一台整体外形酷似机械臂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这个“机器人”叫做“埋件焊接机器人”。

观众参观首届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中建二局展位

11月15日-17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以下简称:深圳核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展出内容涵盖了核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全国核能领域的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展会现场,作为我国核系统外唯一一家具备独立承建核岛和常规岛土建工程施工资质和能力的建设企业,中建二局展示了多项核电“黑科技”。

图为首届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上中建二局展位

智能建造推动核电“智”造。现场展出的“埋件焊接机器人”由中建二局研发,主要针对核电项目核岛施工中标准预埋件数量居多、焊接工作量巨大这一施工难题,该设备整体由焊接机器人和固定工作台两部分组成,能够实现自动定位、智能焊接。相比人工焊接,该设备的应用效率提升了三倍,大大降低了对焊工的需求,同时中建二局还针对不锈钢薄板的TIG自动焊、MAG自动焊研发了“智慧”设备,同时研发并应用NWQMS核电焊接管理系统,焊接方面实现了从生产自动化到管理信息化的升级。目前该套智能焊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防城港核电站、太平岭核电站建设中,极大地推动了核电建设的效率,同时提升了核电建造的品质。

数字建造彰显核电智慧。展厅内屏幕上反复播放这防城港核电项目3号机组核岛穹顶吊装的模拟动画和实景视频。核岛穹顶吊装是核电建设中最重要的节点,核岛穹顶重达220吨,相当于200辆小汽车的重量,直径45米,相当于3.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要把这个‘庞然大物’吊装到60米的高空,最重要的是误差不允许超过2毫米”,中建二局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胡立新介绍道。为此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模拟了吊装的全过程,提前进行可视化和动态化呈现,最终一次吊装成功,也成功推动BIM技术在国内核电建设领域首次大规模运用。中建二局充分发挥三十多年的核电建设经验的优势,发扬善于钻研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瞄准核电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在核电建造技术方面探索新技术、运用新工艺,推动智慧建造贯穿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创新建造建设核电建设。同样是高难度吊装作业,中建二局在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也推陈出新,国内首创将核电站核岛钢衬里底板和筒体进行模块化整体吊装。以前核电站核岛的钢衬里底板和筒体都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在现场吊装、焊接,该项目创新思路,解决了超大钢构件易变形和精确难控制的难题,提前分成3个大模块预制,然后利用网架进行整体吊装,一举缩短了一个多月的关键路径工期,加速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中建二局不断在核电建设领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大力推行智慧建造,以智慧建造加速核电建设,助力核电强国建设。中建二局中建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天军介绍:“我们自1987年参与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以来,共参与10座29台在建在运核电机组的建设任务,占据我国核电施工领域的半壁江山”。据测算,累计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含在建),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超过2000亿千瓦时(度),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减少消耗标煤约90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6亿吨,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中建电力供图)

(原标题《机器人?核电“黑科技”现身首届核博会》)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