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 | 舌尖安全不能打“问号”
深圳特区报首席编辑 冯大美/图 王玥/文
2022-11-16 09:05

最近,湖南长沙的欧女士发现,其网购的面包赠送了尝鲜试吃非卖品。然而,赠品的外包装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等含量全部为“问号”,无具体数值,配料一栏赫然印着“保密”两个字。

即使是试吃的非卖品,也必须跟其他预包装食品一样,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其成分或者配料表,以及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这是法律明确的规定,也是商家应尽的义务。而隐藏这些必备信息,把它们变成了“问号”,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猫腻呢?这不能不让消费者在心里也打上大大的“问号”。毕竟,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能被“保密”,舌尖安全更不容“打问号”。

(原标题《舌尖安全不能打“问号”》)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编辑 冯大美/图 王玥/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