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河南安阳红旗渠青年洞前的这番铿锵话语,指引着广大青年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崇山峻岭中创造奇迹,凿出一条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被称为红旗渠咽喉工程的青年洞,由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年5个月的奋战,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将红旗渠渠线延伸了最艰难的616米。
创造人间奇迹的红旗渠,至今还流传着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们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动人故事——
“如果修渠不成,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26岁就担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建议引漳入林,面对质疑和反对声,他许下铮铮誓言,最终带领当地人民修成了这条“幸福渠”;
27岁的工程技术骨干吴祖太,一心扑在建设工地上,与妻子办完婚礼仅4天就返回工地,在勘察隧洞时不幸牺牲;
30岁出头的排险队队长任羊成一次次义无反顾地冲上悬崖排险,腰间勒出的血痕久而久之磨成老茧,就像一条缠在腰间的“带子”;
13岁的张买江继承修渠牺牲的父亲遗志,是红旗渠工地年纪最小的民工,一次荆棘刺穿右脚脚心无法取出,直到5年后才有机会拔掉;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新征程,拿过接力棒的青年们如何在复兴伟业中创造新的奇迹?传承弘扬迎难而上、不怕啃“硬骨头”的红旗渠精神,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脱贫攻坚战场、科技攻关前沿、抢险救灾前线、疫情防控一线等岗位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他们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85后硕士毕业生黄文秀返乡后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满一年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完成了自己“心中的长征”;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8岁的战士陈祥榕在西部边境冲突中奋不顾身、英勇战斗,牺牲时还紧紧趴在战友身上,保持着护住战友的姿势;
“你们守护病人,我来守护你们。”35岁的快递小哥汪勇在湖北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瞒着家人成为金银潭医院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的“带头人”,以非凡之勇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
…………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传承红旗渠精神,用青春热血创造新奇迹,就要敢于迎难而上、不怕啃“硬骨头”,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跨越新时代的“娄山关”“腊子口”;就要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就要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在问题中找到出路、在挫折中磨炼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在新时代创造出新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时代在变,红旗渠精神不变。青年们,赶快行动起来,响应新时代的召唤,担当作为,用青春热血铸就新的辉煌!
(原标题《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