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商圈“小社会” 激发党建“大活力”

读特记者 杨丽萍
2017-09-19 09:58
摘要

商圈党委真正成为商圈的主心骨,各类组织成为商圈党委的左膀右臂,实现了商圈党建引领商圈治理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福田是深圳中心城区,也是高度建成区,第三产业占比超过92%,商圈经济繁荣。近年来,福田区以华强北、中心商务区、南园等商圈为试点,发挥党在商圈的核心引领作用,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党企联动,优化治理模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带动商圈良性健康发展。

试点商圈均统一设党委,书记由所属街道党工委委员兼任,设立专职副书记,党委委员重点吸纳各类组织的党员负责人。商圈党委作为党在商圈中的战斗堡垒,一方面将商圈各领域党组织“联”起来,同时将商圈群团社会组织“带”起来。目前,全区3个商圈党委共组建党组织152个,管理党员3588名。商圈各领域党组织联合开展了党员议事会、党员示范岗、党员亮身份、党员承诺制和党员志愿者等多项特色活动,商圈行业组织还带领商家企业积极参加西部国际博览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等国际展会,赢得了商家企业的欢迎和肯定。

试点商圈党委定期召开商圈党企联席会议,共议共决商圈发展矛盾与难题,同时建立商圈企业商户诉求响应平台,及时为企业商户排忧解难。据统计,通过党企联席会议和诉求响应平台,共收集回应企业商户各类诉求600余条,解决商圈各类矛盾纠纷400余起,涉及金额达13亿多元。商圈党委真正成为商圈的主心骨,各类组织成为商圈党委的左膀右臂,实现了商圈党建引领商圈治理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试点商圈还通过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打造一个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信息平台,实现党员持卡网上学课件、搞活动、找组织、评党员。同时跳出传统党组织活动模式,开展人才沙龙、诚信商户评比、党员微心愿等活动100多场次,吸引广大党员和青年向党组织靠拢,250余名商圈流动党员和失联党员主动找组织、回娘家,形成商圈党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试点商圈在寸土寸金的市场腾出1000多平方米场地,打造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在快节奏、高运转的商圈工作生活环境中开辟一片开放互动、形式鲜活、党味浓郁的新阵地。并且发挥党建主阵地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便商便民的党建服务。华强北商圈每年举办的“华强北品牌宣传促销”、“旺购季”、“百万市民看华强北”等活动赢得了商家群众的普遍点赞;中心商务区商圈定期开展“午间音乐会”等活动,吸引商圈白领踊跃参与;南园商圈在赛格创客驿站、深港影视创意园等场所打造党群服务分阵地,将党群服务延伸到商圈第一线。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杨丽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