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是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梳理中国核电的发展,坐落于深圳东部的大亚湾核电站是绝对绕不开的标志性工程。这座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同时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同行者和见证者。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
40余年来,从大亚湾核电起步的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立足深圳、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核电高质量发展之路,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优化构建“6+1”产业体系,覆盖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等领域。
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近年来,中广核积极优化布局,大力构建深圳“一总部、两基地”新发展格局,强化总部战略引领作用,全力打造核电生产运维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并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夯实在深发展基础,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组建创新集群,建设全球核电产业链高地
11月3日14时许,随着中广核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标志着该机组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这也是中广核第5台完成穹顶吊装的“华龙一号”机组。
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穹顶吊装现场
自大亚湾核电站引入国外技术路线开始,中广核步步为营,以安全、经济、科学的运营方案持续创新,从大亚湾核电站国产化率不到1%,到岭澳核电站一期30%,再到岭澳二期64%,再到“华龙一号”接近90%,走出一条自身发展与推动国有化密切结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并助力中国跻身世界核电大国、强国行列。
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广核依托30多台机组的核电建设,推动我国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了创新集群,带动5400多家设计、设备制造、建安企业共同发展,集聚了从设计研发、设备制造、性能验证到工程建设、生产运营、人才培养的较为完善的核电产业链,成为全球核电产业链上的一方高地,有力带动了我国核电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标志着中广核“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正式开启
截至2022年9月8日,中广核全国拥有九大核电基地,在建核电机组7台,装机容量838万千瓦,在运核电机组26台,在运装机2938万千瓦。截至2022年11月12日,大亚湾核电基地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稳定运行已超过5876天,不断刷新全球同类机组的世界纪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开始,中广核就始终秉持与自然“共生、互生、再生”的理念,将安全与生态保护作为每一个项目建设运营的最核心要求,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安全高效地发展清洁能源。截至2022年6月30日,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达8686亿度,与同等规模燃煤电站相比,累计减少消耗标煤约2.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3亿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近195万公顷森林。
此外,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中广核多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发新能源,助力低碳发展。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广核在国内新能源产业经营业绩不断攀升。目前中广核的国内新能源项目覆盖30个省区,涉及风电、海电、太阳能等业务,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
中广核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国内首个满足“双十”标准的海上风电项目
科技引领发展,打造9大国家级研发平台
核电是高科技战略产业,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广核已形成“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总体布局,实施战略专项、自主化专项以及尖峰计划三大重点任务,建设了9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多个省部级、集团级研发中心以及深圳龙岗实验基地等一批科研平台和设施,形成了以“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和我国首个核电站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为代表的标志性重大成果。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广核累计牵头及主要参与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共85项;截至2021年年底,中广核拥有有效专利约6000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约2300项。
中广核安徽当涂渔光互补项目——目前华东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平价光伏项目
据悉,中广核正在推进建设以深圳为总部的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在技术、人才、平台设施等方面创新合作机制,深度促进科研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光明盛泰安重工业园一栋厂房,一箱箱医疗物资被搬放到电子束辐照加工产线上,随着产线运行方向,缓缓进入辐照室接受消杀。这里是中广核位于光明的辐照中心,运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货物进行消毒灭菌。
近年来,中广核利用科技优势,大力布局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板块,目前已在坪山、光明建设2座辐照中心、3台电子加速器设备用于材料辐照改性和医疗物资等消毒灭菌,并积极推进电子束灭杀新冠病毒技术,将冷链食品外包装灭活新冠病毒首台套示范应用装置落地深圳大铲湾码头。同时,中广核大力推动电子束技术在城市治污等更多领域的推广应用。
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中广核将着力打造核技术、科技型环保产业和数字化产业核心产品和竞争力,充分利用深圳的人才资源和市场优势,推动核技术、氢能等重点领域应用,积极参与深圳国际低碳城建设,推动项目落地,形成示范效应向全国推广。
(本文图片均由中广核提供)
(原标题《中广核:把握发展主动权 以创新促高质量发展》)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9月5日,作家易中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发文,希望网友帮忙寻找两个曾在地铁上读书的男孩。他想请他们看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参加电影的首映式,而其中一位小男孩就来自深圳。万能的鹏友们,如果你们认识这位2023年3月16日在深圳地铁5号线读《曹操》的小男孩,就快来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的线索吧!提供有效线索的鹏友将获得读特新闻送出的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哦! 【本期话题】#帮易中天寻找深圳小孩哥#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关于在深圳地铁读《曹操》的小男孩的线索,核实有效即可获得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将通过短信形式收集您的领奖信息,请注意查收。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学生基础,老师就不基础。你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他可能是自习课时在窗外悄悄探头的“巡逻兵”,可能是理化课上大显身手的“发明家”,可能是地理课上徒手画地图的“写实派画家”…… 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分享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就有机会赢取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卡、帆书月卡等好礼! 【本期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活动礼品】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周卡、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 【征集主题】(二选一) ①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我想对你说 【发布形式】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竖屏拍摄更佳,时长30秒以内。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带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发布视频动态,经评选后即可获得大奖。
你试过这样漫游深圳吗?不用挤地铁赶时间,不用纠结在哪里停车,一辆单车就能载着你钻进深圳的街巷与绿道里~读特新闻联合美团.带你解锁一场特别的深圳骑行漫游季,即日起至9月11日,来读特客户端就能参与大转盘抽奖得【美团骑行卡周卡】福利! 活动奖品: 一等奖 美团骑行周卡1张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50积分获得5次抽奖机会; 3、中奖后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我们将把兑换方式和兑换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手机,请注意查收; 4、骑行卡兑换码有效期至9月26日,请及时兑换,逾期无效,视为放弃并不予补发;兑换后7日内可不限次数畅骑,每单60分钟内免费,超时需另行支付差额; 5、一个兑换码只能兑换一张VIP卡,重复兑换将导致兑换码失效; 6、若因您个人信息填写失误,导致您未能收到短信的将不予重发。
00:49
探访“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一一南山科技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2025年9月6日拍摄于南山科技园,该科技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硅谷”。初期11.5平方公里,现扩展至超400万平方米,涵盖研发、商务及配套服务。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核心,形成世界级技术创新高地。成为科技部六大“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 先后有华为、腾讯、中兴等企业陆续入驻,总部大楼相继建成。及其新增金地威新中心、汉京金融中心等甲级办公楼,产业空间持续升级。 以不足深圳0.6%的面积创造全市11%的GDP,单位面积产值全国第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荣誉。2024年南山区GDP突破9000亿元,科技园为核心引擎。#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