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站社区党委:党建引领社区善治
读特记者 杨丽萍
2017-09-19 08:39

实施党建“标准+”、 探索“社区+车站”治理模式、打造“US”平台……近年来, 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委因地制宜,聚焦不同人群诉求的公共利益交汇点,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核心引领作用,努力实现社区共治共享。

北站社区成立于2011年,总面积4.45平方公里,管理人口6.7万人。辖区有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北站,全市最大保障房项目——龙悦居,4个花园小区、3个城中村。进驻各类政府部门30个,“白领”群体占比达30.8%,另有基建工程兵、越战老兵312人,残疾人288名,社会结构复杂,群众需求多元。

为此,社区党委在落实社区党建“六个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标准+”,有效发挥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具体措施包括:推行职责“标准+”,切实保障社区党委“四项权力”,社区党委与居委会班子成员100%交叉任职;建立社区事务准入机制,明确职责,规范化开展工作。推行阵地“标准+”,投入14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面积达2800平方米、功能完善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定制化的精准服务。推行效能“标准+”,在全市每个社区200万元基础上,追加500万元民生微实事经费,社区党委统筹,居民“点单”,短平快解决百姓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

同时,探索“社区+车站”治理模式,系统化解决基层治理难题。深圳北站作为特大型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各类进驻单位达21个,统筹难度大。对此,社区党委在北站成立联合党委,打破部门行政壁垒,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聚合社区党委与驻站单位共商共治,并且建立“三所两队两办一中心”(民新派出所、北站公交派出所、北站铁路派出所、北站交警中队、市公安局警犬大队、北站协调办、交通管理办公室及北站枢纽管理中心)联勤联控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北站开通6年平安有序。在社区层面,则由社区党委统筹,成立社区议事厅,推行罗伯特议事规则,组建“街坊评议团”,培育成立“楼长协会”等,动员社区各类力量,推动社区多元共治。

社区党委还打造“US”平台,以定制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US”即“我们”,社区党委倡导“我们共建、我们共享”理念。在北站设立“U站”志愿服务平台、“U彩”爱心家园、“S站”综合服务平台共6个,服务出行市民;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政务自助服务区,设置人才驿站等10余个特色服务项目,提供有温度的公共服务;设立义工调度中心,为社区党员医生、律师等人员服务社会搭建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杨丽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