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不着急?
拾文化
2020-07-27 19:03

不着急!

01

唐朝历史,气象万千、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以至于影视剧不停地挖掘翻炒。

炒你千遍,不厌倦。

那告诉我,最能代表唐朝的人是谁?

李世民、李隆基、杨贵妃、武则天?

都不是。

上面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权力所有者。

同时,他们也是权力的奴隶。

我的意思是,他们已经不是他们自己了。

只有那些凭一已之力,带我们一探世界与人性者,才值得佩服。

基于此,

我推荐中国人的首席语文老师,李白。

02

公元754年,如果也有社交媒体,那李白的自我介绍,应该是这样的。

姓名:李白

别名:李太白(其实有点黑)

号:青莲居士(也有不少人叫我诗仙,呵呵)

性别:非雌性

年龄:保密

籍贯:四川绵州

有无海外背景:有(但从来没被敌对势力利用过)

喜欢的颜色:白色(最喜欢穿白袍)

信仰:毫无疑问是道教

学历:初中(未毕业)

自我定位:诗人、酒鬼、前公务员

江湖评价:特敏感,好吹牛,人来疯

曾经工作岗位:待诏翰林(很惭愧,领导屁沟,我也舔过)

爱好:写诗、舞剑、旅游、交友

特长:喝白酒、喝红酒、喝清酒、喝米酒

座右铭:不是你的永远不是你的,是你的也将不是你的,所以不着急。

身份证住址:大唐长安市CBD长乐坊1999号

……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来,今天早上有个粉丝问我,为什么你要写李白搭上去安徽的长途汽车?那时候还没有汽车吧?

这位应该是新读者,还不知道我的写作特点。

如果没有一些新鲜的比喻,复古的场景,写历史估计是颇难的。

不管是滴滴马车、诗人唱K,还是古人刷抖音,其实都不算太离谱。

重要的是,古人与今人的物质条件、消费观念在变,但人性,从未改变。

03

如果要评选中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诗人,十有八九得到的回答是,“李白”。

他的诗,不会背的人,大约很罕见。

金句太多,根本数不过来,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其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

可以这样说,如果唐朝没有李白,将会失色很多。

就像疫情期间,如果没有钟南山,失去生命的人,会更多。

人类的进化,是缓慢的。

尤其在精神世界。

一个思想的巨人,可以照亮人类数千年。

1300年前,李白为何能将人类的生命体验,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种近妖的、可怕的创作力从何而来?

为何他能PK掉其他巨星,成为唐朝的最佳代言人?

这是历史的选择。

也跟他的超强个性有关。

他的个性,就六个字:爱得瑟,不着急。

04

李白是家中12个孩子中最小的,很得父亲李客宠爱。

据说李家是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裔,后来为了躲避政治追杀,不得已从老家甘肃成纪(今甘肃静宁县西南),搬到万里之外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李白5岁的时候,他们一家历经千辛万苦,穿越重重大山,把家搬到四川绵阳。

为什么搬到这个地方,没人说得清楚。

父亲教李白学习文化知识,希望他日后能有出息,成为大唐的正能量。

赞颂李世民的《秦王破阵曲》三下乡演出团,也曾到过绵阳。

从此,李白爱上了舞剑。

后来,他身上有两样东西须臾不离身,一是酒壶,二是铁剑。

如果碰到他酒后舞剑,你就要当心了,“十步一杀”不是开玩笑的。

他对自己舞剑的水平是超级自信的。

行走江湖,难免遇到妖魔鬼怪,离谱小人。

但是不怕,我有剑。

李白不着急。

05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和大唐帝国同时崛起。

李白一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他接触的都是绵阳青莲乡最有学问的人。

对道教的浓厚兴趣,也在这时养成。

绵阳的匡山有一群道士,小李白跟在他们身后,好奇地观察他们的生活起居。

甚至道士们炼丹的时候,李白也在一旁打下手。

炉火映照着他稚气的脸庞,他那时大概只有七八岁。

“人间真有成仙这回事吗?”这个小男孩心想。

此时,他在文学上的天赋也开始显现,开始练习写诗作赋。

他最喜欢看古代圣贤的故事,少年时期的偶像是四川老乡、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

偶像与卓文君的恋爱私奔故事,也让他心动。

大概在14岁的时候,他一口气写下三篇模仿之作,《明堂赋》、《大猎赋》、《拟恨赋》。

他渴盼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司马先生一样,成为皇帝的座上宾。

浑身才气,还有数不清的运气。

他做梦也没想到,后来他会是一个浑身酒气的人。

公元726年,李白25岁,这个青年要去闯天下、谋功业。

这是他个人的志向,也是家庭的期待。书僮丹砂随他出发。

此前他既没有离开过四川,更没有娶老婆,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因为古人平均寿命短,大多早婚,有的人甚至40岁就当了爷爷。

他的模样不差,家里经济条件又好,坚持不结婚,家长也默许,说明李白根本没有在四川呆下去的打算。

他内心的使命感,是有多神圣多强大?!

李白不着急。

06

李白这个人很讲感情,所以他的朋友很多,质量也很高。

比如吴指南,这个人也来自四川,是他在旅途中认识的,两人互相照顾,相谈甚欢。

后来吴指南身染重病而死,李白悲痛地将他埋在洞庭湖边。

3年后,他仍然念念不忘这位昔日好朋友,专门赶到岳阳,挖出吴指南的尸骸,用刀子剔除腐肉,在湖中洗净,迁葬到了湖北武昌(当时叫鄂城)。

这件事情在当时口耳相传,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诗坛新人叫李白,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孟浩然一直到25岁才出山闯天下。他的诗专写田园风光,很是唯美,为人也很厚道。

李白与他在武汉一见如故,喝得人事不醒。

年龄上相差一轮的他们,后来成了一辈子的朋友。

他为孟浩然写过20多首诗,其中一首开头就是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再后来,李白遇到了贺知章。

贺老师更老了,足足比他大42岁,做他的爷爷绰绰有余。

作为朝廷重臣,贺知章一点也不摆谱。

头一次跟李白喝酒,他就把皇帝御赐的小金龟拿出来当酒钱。

看过李白的诗,他大加赞赏,说李白是“谪仙人”,也就是天上下凡的神仙。

这个评价很形象,也很到位。

从此江湖上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跟着他去了不少地方,甚至在帐篷里睡在一张床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白的诗浪漫,写极乐世界;杜甫的诗现实,写眼前不堪。

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但他们的友谊,成了中国诗坛的最大传奇。

李白最值得一提的好朋友,还有大唐前公务员、安徽泾县房地产富商汪伦。

他们的相识,缘于一场骗局。

李白当时名满江湖,汪伦想邀他给自己的项目做广告。因为害怕拒绝,骗他说,泾县处处是桃花和美酒。

李白火速而至。

虽然受骗,他却并不生气。

还专门为汪伦写下千古名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

在对待朋友这件事上,如果用另一位大诗人高适的作品,来概括李白的态度,那就是——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广袤天下,芸芸众生,你总会找到跟自己尿到一壶里的人。

你不用主动去寻,等着就行。

李白不着急。

07

清高成就了李白,有时候也令他痛苦。

从离开家乡那一刻开始,他就觉得自己是当高级干部的料,应该一步登天。

至于中间环节,都可以省略。

所以,他不愿意从基层小官做起,甚至也从未参加科举考试。

很多大诗人都有金榜题名或悲惨落榜的经历,很多人为了拿到功名,刻苦攻读,头发全白。

但是李白没有这样的经历。

他的头发,可以因为没有酒而变白,绝不会因为世俗的东西而白。

从最底层干起,这对李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清高是很多男人的臭毛病,李白是个例外,越是狂妄清高,越有魅力。

公元742年,经过多年打拼,41岁的李白终于拿到朝廷的offer(录取通知)。

这是他第一次被推荐,进入组织部门考察范围。

他甚是得意。

刚出家门,就大声吟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路上练剑,他狂妄地写道,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看起来龇牙咧嘴,其实是在吹牛。

后经多人考证,始终没有发现李白杀人的证据。

当时,他的内心一直在呐喊:我是天才,我是天才,我是天才!

这不是狂妄那么简单。

高烧不退,出现幻觉,临床上,基本上够得上去精神病院报到了。

这样性格的人入宫,会有什么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作为一个专职拍马屁的奉诏翰林,他很不跟主人见外。

杨贵妃为他磨墨,高力士为他脱鞋,就连大BOSS唐玄宗,也亲自为他调羹。

纵观几千年中华历史,能胆大、得瑟成这样的普通群众,也只有李白。

换成其他人,多少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但是,谁让他有才呢?

似乎他从不担心前途,你们不用我,是你们的损失,不是我的损失。

哼!

在仕途上,他可以一根竿子,捅破天。

李白不着急。

08

有时候,酒就是李白,李白就是酒。

如果他不是那么好喝酒,很多精彩的诗歌,根本不会产生。

那今天的我们,又该是多么的遗憾!

甚至有人经过大概估算,说李白一生喝的白酒,有50吨。

李白的诗歌中,有五分之一写到喝酒。

酒一旦入肠,他的创作欲最旺盛。

他写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他还写过——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读完,有没有感觉到一股酒香扑面而来?

这首诗,后来成了天下酒鬼们自我安慰的,最佳借口。

但经考证,李白喝的,都是低度酒,包括米酒、黄酒、红酒和漉酒。

基本上,跟喝水差不了太多。

他的死,也跟喝酒有关。

《旧唐书》中说,李白“饮酒过度,醉死宣城”。

酒入肠,万事皆默然,唯我是主宰。

你们折腾你们的,我就在旁边看着。

我李白,不着急。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