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资深教师罗明军:跨越千里架起扶贫支教爱心桥
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聂朦 文/图
2020-07-27 17:14

7月22日下午,在靖西市龙靖小学的一间教室里,龙岗教育战线上的“老黄牛”罗明军向记者分享自己在靖西扶贫支教的故事和心得。

罗明军

再过一天,他就要正式结束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离开靖西回到龙岗。回首这一年来与靖西的孩子和老师们结下的深厚情谊,罗明军的心里有依恋、有不舍,但更多的还是对靖西教育事业的美好祝福:“扶贫先扶智,扶智需强师,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老师来到靖西,让靖西的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

“脚步扎得越深,对靖西的感情就越深”

2019年9月,在教育战线上已走过31个年头的龙城高级中学地理教师罗明军跨越千里,来到靖西民族高中成为了一名支教教师。当时,不少亲友听说这一消息时,大都面露疑惑:“怎么突然想起去支教?你的年纪也不小啦!”不过,执拗的罗明军却有着自己的想法:“靖西是国家级贫困县,如果能够来到这里,为当地群众做点事情,我想我的人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体验。”

龙岗名师工作室赴靖西交流活动。

带着这种情怀,罗明军一头扎进了靖西的大山深处,很快便亲眼目睹了这里的贫穷与落后。“来靖西民族高中参加的第一个大型教研活动是靖西市中小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教研工作会议。”罗明军回忆,会上的他当即被一些数据震惊到了:靖西市的班主任月津贴只有96元,很多年轻教师月工资不到三千元,教师招聘的岗位常常招不满;学生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且以留守儿童居多……

罗明军为靖西民高老师做课题研究与教师发展报告。

有一次实地走访,让罗明军对靖西教育的薄弱体会尤深。“那一次,我们龙岗区派驻靖西的18名支教教师先后来到地州镇古文村弄金管、弄国所两个自然屯,对13家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慰问。”罗明军说,在这次慰问活动中,他切身感受到国家对于脱贫攻坚的决心与力度:村干部们对每户贫困户的人员构成、健康状况、收入来源等都一清二楚,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不过,有一个细节仍令他感到揪心,“在两个屯,我们没见到哪个家庭有什么藏书,更没看到图书馆、阅览室等设施,家长们也很少跟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可见,靖西的教育环境中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基本属于缺失状态,孩子的教育几乎完全只剩下学校教育。”

“脚步扎得越深,对靖西的感情就越深。”罗明军说,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愈加理解了靖西孩子们的不易和老师们坚守的可敬,也让他对自己的支教工作倾注了更多的真情与热爱。

“想方设法让课堂生动起来”

来到靖西民族高中后,罗明军被安排担任高一地理老师。“朴实、懂礼貌,每次见到老师都会问好。”这是靖西的孩子们留给他的第一印象。不过,慢慢地,罗明军也发现这些孩子跟深圳的孩子还是有所区别: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稍稍拓展一下,学生便跟不上;如果讲的题目有些深度、难度,推进起来就会很吃力。

为什么会这样?罗明军经过一番调研后发现,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仅跟孩子们基础薄弱有关,也跟老师们地理课堂教学缺乏结合实际进行提升和拓展的教学内容有关。如何引导老师们在深刻理解、运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科内容知识,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为此,罗明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罗明军与靖西学生吃汤圆喜迎新年。

“去年10月,我和地理组的青年教师一起开展了一次野外徒步研学实践活动。研学路线全程共徒步近30公里,在此期间我们全体老师同伴互助、共同学习,收获颇丰。”罗明军说,在这次研学活动中他随机为青年教师们设置了研学情境,让大家围绕其进行问题探讨,“例如,在沿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水质净化扶贫工程项目,我就以此设置情境,让年轻老师们从地理学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把水质净化设施作为一项扶贫工程?’。这样,通过将专业发展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年轻老师们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科知识,他们回到学校后,课堂也会变得更生动有趣。”

再比如,靖西一带盛行“那文化”(壮语中,“那”是田的意思,泛指土地,“那文化”即稻作文化),罗明军便想方设法引导当地教师依托“那文化”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有用的地理”的学习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激发其地理学习兴趣。

“为强师而来”

“扶贫先扶智,扶智需强师。只有帮助当地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锤炼出一支爱岗敬业、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由此促进靖西孩子们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靖西贫穷落后的面貌。”采访中,罗明军的这一观点令人印象深刻。

罗明军在当地举办示范课。

事实上,罗明军的此次支教也正是“为强师而来”。来到靖西民族高中后不久,罗明军发现科组的老师办公室桌面上除了教材和教辅外,几乎没有一本教学杂志、书籍,这让他不由感到心酸,“后来,我想起《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有个为边远、贫困地区的爱心赠刊活动,便积极牵线搭桥,让《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社编辑部为靖西的教师同行们赠送了上百本最新的期刊杂志。”

罗明军指导青年教师。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来自龙岗的支教教师,罗明军还积极为靖西当地连接来自龙岗的教学资源,把龙城高级中学的课堂“搬”到了靖西。“作为龙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觉得促进龙岗-靖西两地青年教师沟通交流,工作室是个很好的平台。”罗明军说。后来,在龙岗、靖西两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龙岗区罗明军名师工作室、高爱国名师工作室与靖西市教研室在靖西民族高中联合举行了教研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来自龙城高级中学的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与靖西民族高中的老师们一起开展同课异构,举办示范课、讲座等,受到了当地教师们的一致欢迎。

“回首过去一年的支教生活,我无比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身处何地,不忘从教初心,做一名有温度、有深度的老师,这才是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采访最后,罗明军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靖西支教经历。

编辑 姚静霞

(作者: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聂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