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龙岗的大街小巷,市民能看到许多治安探头在自己的头顶,这些探头连起来,形成一张“平安网络”,帮助公安机关掌握实时情况,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多维政务电子地图。
治安探头管用吗?今年上半年,龙岗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刑事治安总警情、刑事警情、“两抢”警情、“两盗”警情、“黄赌毒”警情均实现两位数下降;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6.73%;八类暴力案件同比下降22.03%,占刑事发案总量的3.88%,创建区以来新低。
数据背后有什么秘诀?这得益于龙岗全面推进“智慧龙岗”建设的改革措施。龙岗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智慧龙岗”就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监管手段,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让城市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化,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民谋利、解民所忧,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让市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智慧城区”坚持规划先行
为加速推进“智慧龙岗”建设,龙岗区坚持高规格统筹,成立区智慧城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智慧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研究制定全区智慧城区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以及相关政策。
“龙岗政府在线”让群众生活办事更加便利。
智慧城区建设次第铺陈:
坚持规划先行,龙岗区邀请国家信息中心编制《龙岗智慧城区规划纲要》,成为龙岗区过去及将来智慧城区建设的行动指南。
坚持改革创新,2015年10月,龙岗在全市率先设立了专门的数据统筹部门——区数据统筹办公室,由该部门负责研究拟订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引导和推动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统筹政务信息网络系统、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管理;统筹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负责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审核、监督和管理;负责全区电子政务的统筹、协调;负责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采取“政府+社会”的创新模式,引入华为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任“总设计师”,提供最尖端设备,并与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等智库机构紧密合作,引入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众筹智建、共建共享”,加速打造智慧城市的“全球样板”。
在区委区政府持续不断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支持下,龙岗的信息化项目从2013年的8个增加到目前的78个。目前,龙岗区建立了一套实用的共享交换系统,获取了市数据资源2027项,数据记录超过4.2亿条,收集全区各类数据资源,通过10亿多条数据清洗比对,沉淀出基础数据1亿多条,已有25个区属部门通过系统订阅数据超过2.5亿条,大数据规模初步形成,实现全区数据资源“一盘棋”。
数据显示,龙岗区在智慧城区建设上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一张全覆盖的政务网络,已实现从区到11个街道再到111个社区的三级政务网络覆盖;一张全区共享的视频专网,含一类高清监控点6988个、人脸识别设备3028套、车牌识别设备162套;一张多维的政务电子地图,建立全区统一的时空信息共享平台,为全区智慧化应用提供实时更新的地图服务;一个超前的存储平台,建设面向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满足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
“智慧警务”保一方平安
按照规划,龙岗先后启动三期“智慧警务”建设,分别是情报中心信息化集成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数据中心扩容和应用。龙岗区联合专业机构,建成了全市首个分局大容量云存储数据中心,依托“互联网+”思维下的智慧警务模式,龙岗警方在基础信息采集、社会面管控及服务民生方面均有发展和突破,得到群众的认可。
“智慧警务”模式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日常巡逻和警情处置视频化更完整,从而科学调整警力投向,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以宝岗派出所的“智慧”改造为例,该派出所一改原来警队僵化管理模式,建立以“警力围着警情走”为理念的“智慧”警队。该所通过犯罪情报分析得出案件多发在社区内而不是在路面上,于是,果断减少路面冗余警力,增加社区治安员配比,在社区增加数十名警力,压制了盗窃犯罪的发生。
今年5月初,一伙狡猾的盗窃团伙专门选择在凌晨作案盗窃电单车,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龙岗公安分局新生派出所接报后,迅速组织展开侦查。民警根据视频研判,掌握到一个多人组成的作案团伙,最终通过追踪长度超30公里的视频资料,成功抓捕嫌疑人。
这是龙岗智慧警务“雪亮工程”保民平安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雪亮工程”前三期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全区监控探头数量达到7000个。这些探头建设完成后,全区相关部门会实现数据共享,如交通部门会通过联网系统发现“黑中巴”、“黑大巴”;城管部门会利用实时共享信息,抓获违法运营的泥头车。去年8月龙岗街道开出一张史上最大的偷排余泥渣土的罚单,就是利用调取监控镜头追踪犯罪嫌疑人,并最终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并查获作案嫌疑车辆4台。
“以前,城中村小区内的治安环境是我们基层派出所民警最头疼的问题。近年来,龙岗区全面推进各类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不仅全面提高了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增强了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龙岗公安分局负责人如是说。“科技围合”小区是龙岗区推行“智慧警务”的成果之一。在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智慧城区”的建设规划背景下,龙岗各相关部门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扎实谋划具有龙岗特色的“智慧警务”建设。具体包括实现“科技围合”下“三高”标准深度覆盖,在主要路口安装车辆识别网络,并在全区所有51家加油站同步覆盖安装车牌识别系统,且全部采用高清光纤专网稳定高速传输数据。
收集的海量数据又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起到效果?这归功于背后的华为云数据中心。2016年,龙岗率先建成深圳首个公安大容量云存储数据中心和万兆级视频专网,“智慧警务”迈入第一梯队。该云数据中心占地637.8平方米,依托华为云平台和多台高性能服务器,同时上线警务魔方、多维分析等多个创新警务信息化系统。目前云平台已承载200多台虚拟机,稳定运行。通过华为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海量数据分析和快速检索能力,实现了车牌、人脸,WIFI等数据的实时检索和分析,有效提升民警办案效率。
数据多跑路 百姓少跑腿
在智慧政务上,龙岗区政府为使居民得到更加优惠、便捷、通畅的信息化服务,采取“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型模式,线下实现一个区级行政服务大厅+11个街道行政服务大厅+111个社区行政服务大厅的三级政务网络全覆盖;线上通过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等手段,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此外,龙岗政务服务正从线下“物理空间”向线上“虚拟空间”转移,目前正建设“龙岗+”便民APP,通过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即将为市民提供手机端的贴身服务。
“龙岗+”APP让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龙岗区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能效,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建设“一窗式”综合业务系统。目前,在区、街道、社区三级行政服务大厅设置505个综合窗口,将以往一个业务多头办理、多次提交资料的办事流程,转变成现在的“一窗式”办理,大大节约了市民业务办理的时间和精力。统计数据显示,“一窗式”改革后,龙岗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数量从成立之初的92个,下降为目前的59个,同比减少约36%,群众等候时间压缩了50%以上。
龙岗区还开全国之先河,率先打造政企共建企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1米”,将政务服务送到企业、人才身边。今年1月,龙岗区行政服务大厅天安云谷分中心挂牌成立,作为全国首个政企共建企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进驻区、街道政务服务事项186项,可为园区240多家企业、2.5万多名创新人才提供基础政务服务、政策宣传咨询、银行金融组合产品、股权组合融资等服务,并全面辐射坂雪岗科技城6000多家企业、40多万名创新人才。目前,该平台已复制推广到中海信创新产业城、宝龙科技城、大运软件小镇、天安数码城等4个产业园区。
倒逼城市管理治理效能提升
如今,龙岗区召开的大小会议都已实现无纸化,这得益于建设运营的电子会议系统。目前,龙岗区已通过该系统召开会议近80次,节约纸张120余万张,提升了办会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压力,实现绿色办公。
无论是智慧警务、智慧消防,还是在综治维稳、城管服务、城市应急、安监等城市管理治理的各个方面,龙岗区正运用大数据等智慧化手段,倒逼城市管理治理流程优化和效能提升,真正做到精确分析、精准发力,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治理。
在城区智慧安全上,龙岗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智慧安全底图项目,在城市安全管理上提供精准信息呈现、动态监测预警和全局智慧控制等功能。目前,龙岗区建立了一张多维政务电子地图,涵盖32类专题共303个数据图层,包括建筑物、人口、企业、“三小”场所、重大危险源等,加载全区地址数据约12万条、地名场所数据4.5万条、安全隐患数据8万条,实现各企业信息、隐患、巡查记录实时可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危险点实时监控和预警,同时为全区智慧化应用提供实时更新的地图服务。
在智慧消防方面,龙岗区搭建了消防管理信息系统,录入17025家社会单位、88459家“三小”场所、884家重点单位、88家高危单位的基本信息;同时,录入综合救援队伍、执法队伍、消防水源、消火栓等的基本信息,并和政务电子地图完成对接显示,对全区消防信息实时监测、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并为全区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通过将“人防+技防”进行有效结合,不断强化隐患整治,保持消防形势平稳。
居民随时随地享受智慧城区便利
在龙城公园入口处,不少市民来此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通过连接sz-wlan(深圳公共无线局域网),随时关注手机信息,浏览相关资讯。这仅仅是整个龙岗区456个公共场所免费WiFi中的一处,随处都能连上的免费网络,让不少市民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
全区456个公共场所建设免费WiFi。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的八大指标中,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分别占比37%和20%,权重超过评价标准的一半还要多。”龙岗区数据统筹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侧重于技术和管理,到现在立足于应用效果和市民感受,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也在不断升级。
围绕教育、交通、医疗等民生事业,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改变着龙岗区居民的生活体验。其中智慧教育已建设了创客教室等主题教室62间,并配备了5万余台教学终端,逐步惠及了全区93校、1300班、40万学生。平冈中学等11所学校入选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智慧医疗实现了病例电子化、档案信息化,方便市民在线预约候诊,今年还将试点推进远程医疗和居民移动健康服务。
在智慧出行方面,龙岗区联合深圳交通规划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对区域道路规划、早晚高峰路况、公共交通车辆负载、停车场配置等相关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交通部门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提供技术参考。
建全国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区
龙岗区以“一中心、三平台、8+1示范应用”作为“智慧龙岗”建设的总体思路。“一中心”,即智慧中心,集展示中心、数据中心、运行指挥中心(IOC)于一体,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展示中心除正常的接待外,将向市民开放,让市民与其产生互动。市民通过参观展示中心,可以了解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家庭等一系列与人密切相关的智慧化应用。数据中心将接入全区所有电子化、数字化资料,打破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壁垒,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及应急处突能力。运行指挥中心将赋予数据处理“灵魂”,让数据中心如大脑般灵活起来。在运行指挥中心可看见全区所有信息、数据、突发事件、待处理事件等。
“三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政务协同平台、基础资源平台;“8+1示范应用”包括智慧政务、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水务、智慧教育、智慧应急、智慧安监、智慧应急、智慧南湾等。届时,“智慧龙岗”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龙岗将用3-5年时间,以“平台+大数据”为策略,构建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在这之后,将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区。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