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深圳医院举行“世界骨质疏松日”义诊 专家支招如何照顾好“脆脆骨”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黄贤君 李梦园 文/图
2022-10-20 19:03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患者数量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出现“脆脆骨”的人群正在增多。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

20日上午,为提高市民患者对骨质疏松尤其是脆性骨折的防治意识,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糖尿病学分会、深圳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专委会主办,深圳市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防治联盟、北大深圳医院内分泌科、骨关节科、特诊门诊、内分泌代谢性骨病MDT承办的2022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义诊咨询活动在北大深圳医院门诊大厅举办。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则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高达51.6%。我国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近,男性患病率则差异不大。

在义诊现场,北大深圳医院骨关节科主任王德利分享了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脆性骨折、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痛、身材变矮或脊柱畸形,进而部分会人有心理异常和低生存质量。其中尤其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熊奡指出,骨骼矿物质密度,是衡量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的骨密度检测率亟待提高。我国居民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2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2.8%,50岁以上人群的骨密度检测比例仅为3.7%。

北大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张帆主任、骨关节科王德利主任、特诊门诊蓝薇主任等专家为市民开展公益讲座。现场介绍骨质疏松的筛查方法、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如何预防骨折、骨折后康复治疗等健康知识,同时指导参与者学习使用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FRAX骨质疏松骨折风险评估系统等对自身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风险进行筛查及评估。现场还为听众进行了骨密度筛查活动,对发现有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潜在风险的部分市民给予就诊建议。

专家们呼吁全社会关注“全生命周期”的骨骼健康,并“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给出了健康建议。0-18岁:加强营养和运动,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才能使骨骼健康不倒在起跑线上。18-40岁年龄段:百忙中抽空做骨骼健康的维护,注意日晒。40-65岁年龄段:重视每年的骨密度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65岁以上年龄段:预防跌倒以及预防跌倒带来的骨折。要注意锻炼合理、科学锻炼,发现问题及时早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旦因此发生骨折,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容易造成二次骨折,致残率远高于第一次。骨折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北大深圳医院内分泌护士长彭卫群带领护理团队在义诊中提醒市民患者要关注骨折高风险中老年人在居家和公共场所的安全,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功能性锻炼、善于借助拐杖等用具、家庭适老化改造避免摔倒等方法做到有效防骨折。

(原标题《北大深圳医院举行“世界骨质疏松日”义诊 专家支招如何照顾好“脆脆骨”》)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玉洁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黄贤君 李梦园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