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为“巩固一生,赢战骨折”,呼吁大家携手共进,共同保护骨骼健康。
记者20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获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众多,女65岁以上、男70岁以上、低体重、50岁后骨折史、骨质疏松家族史、成年后性激素水平低下、营养(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物、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等人群都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建议到医院就诊,接受规范、积极的诊疗。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推行“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加强骨质疏松重点人群的防控,实现早诊早治,提升全民骨骼健康的意识。
正常骨骼
骨质疏松骨骼
我国骨质疏松症的管理现状是:“认知率低”、“诊断率低”、“筛查率不足”及“抗骨松治疗不足”。因此,北京协和医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全国多家卫生单位合作,共同构建了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注册登记网络平台和全国协作网。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内分泌科也是该项目的合作单位之一。通过该平台可以帮助广大群众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跌倒风险评估、生活质量评估,骨质疏松患者加入该项目后,可以实现专科医生对骨质疏松进行规范治疗、追踪随访、并进行长期的疗效评估。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开设骨质疏松/骨代谢疾病专科门诊(中山七院公众号、门诊线下均可预约就诊),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丰富的管理经验、精良的检测设备、高质量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该医院将通过科普活动等,进一步提升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防控,早诊断、早治疗,实现“健康骨骼、健康人生”的目标。
(原标题《世界骨质疏松日 中山七院医生:这类人群要警惕患上骨质疏松症》)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