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艺术深圳”邀你一起徜徉艺术海洋

读特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2017-09-16 15:22
摘要

它们分别来自香格纳画廊、博而励画廊、马凌画廊、狮语画廊、e当代美术馆、德萨画廊与盒子艺术空间。

九月的深圳,是当代艺术的海洋。备受关注的“2017艺术深圳”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开幕,将持续至9月18号。在前届参展画廊的基础之上,本届“艺术深圳”迎来28家新成员,展出60家专业画廊所呈现的上千件当代艺术精品,为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带来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

“艺术深圳”由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承办。主画廊区今年展示来自全球60家知名画廊及其代理的千余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其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为突出强调艺博会年轻、创新的优势特色,主办方在前期筛选时特别侧重了对品牌机构、新锐艺术家选择。不少来自国外的知名画廊也首次参展。

15号开放的预展就吸引了众多观众、美术工作者、艺术机构、艺术家以及收藏者的目光。在会展中心6号馆,观众们有的在亲切交谈,有的聚精会神观看作品,有的在侧耳倾听导览,现场艺术气氛浓郁,其乐融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艺术深圳上,“影像时空”环节成为观众聚焦所在。记者了解到,“影像时空”是“2017艺术深圳”特别设立的单元,是影像艺术作品的专业推介平台。不同主题下的14部影片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们分别来自香格纳画廊、博而励画廊、马凌画廊、狮语画廊、e当代美术馆、德萨画廊与盒子艺术空间。

影像在艺术收藏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本届艺术深圳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大手笔”呈现影像作品。观众可以看到,由孙逊及其团队π格动画工作室历时四年完成的单屏动画《21克》;缪晓春作品《从头再来》等作品。

除了有展业的展览、展示之外,本届“艺术深圳”兼顾学术性。“2017艺术深圳”会在现场举办具有启发性的“沙龙漫谈”——从9月16日(周六)开始,连续两天共六场讲座、论坛穿插发声,其中包括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朱朱与深圳的三位本土艺术家梁铨、严善錞、周力共议“城市的名义——社会变迁与自我秩序形成”;国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玛瑙(Manuela Lietti)对于“博览会、艺术机构和收藏的关系”的阐释;资深媒体人与资深艺术品经纪人对谈,探讨“当下艺术市场收藏和投资的新趋势及对策”;影像媒体艺术家对个案创作经验的分享;以及新媒体运营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无限可能”的畅想。

从广州赶来参观的艺术爱好者周乐女士已经是第二次来到“艺术深圳”了。她认为,“深圳的艺术气氛越来越浓,通过这一展会,不仅能欣赏到精品大作,也能感受到深圳的文化气息。”

2017艺术深圳期间,深圳本地各个重点艺术机构亦将推出重要展览,形成艺术事件发生的全城联动效应,为深圳当代艺术氛围的强化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创造更为积极有利的条件。

其中包括:由OCAT主办,华美术馆承办的“抗体——新视觉艺术节2017”;OCAT深圳馆“王冬龄:竹径”;深圳e当代美术馆呈现艺术家范勃最重要的个展;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推出青年艺术家钱佳华个展:翕动;深圳HUA空间的开幕展“‘LUX费洛蒙’新媒体影像展”;美成空间的“忠杰、笑树和山——潘涛个展”;制造文化的“非物象·代艺术交流展”;谷仓当代艺术空间“申凡:标点”;盒子艺术空间的群展“销声觅迹”;33空间的“Self-house -- 黄成”;飞地书局艺术空间鲍栋策展的“贺勋:念头珍珠”;2017艺术深圳还将与大中华艺术共同呈现“Fiat LUX光临!新媒体视听艺术现场”等活动。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