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脸谱 | 80后创业者杨明:初创时期一度很焦虑

读特记者 徐强 文/图
2017-09-15 22:47
摘要

经历创业初期的艰辛和焦虑,终于换来了目前的成果,杨明变得更加自信。

点此直达音乐季完整排期

9月15日,读特记者在深圳会展中心展馆里碰到深圳市启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时,他正在给参观者讲解公司推出的最新款机器人的功能。这位80后的创业者,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乐天派的性格,让杨明看上去似乎永远不会有烦恼。

但谈起他创业初期的经历时,他神情变得有些严肃:“当真正自己创业时,才知道需要考虑的事情有那么多。”要面对创业起步时的资金、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一系列问题,他曾经很着急,甚至是有些焦虑。

目前,杨明正率领着30多人的团队奔跑在创业的路上。这两天,最让他高兴的事情就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启乐Q3智能机器人终于研发成功,准备上市,此次携带产品首度亮相双创周,他感到自己付出的努力终于见到成效,自主创业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2014年,杨明从华强北一家知名的公司辞职后开始自主创业,最初经营智能穿戴设备。2016年,杨明与团队一起开始涉入智能机器人行业,原因是他看到了智能机器人未来巨大的前景。起步之初,杨明面临三大问题:资金、技术和市场。当所有问题一股脑都涌上来时,杨明第一次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创业并没有一开始想像的那么美好,有时甚至是残酷的。

谈起创业初期度过的那段艰难历程时,杨明多次提到在华强北从业的那段经历。华强北的繁荣曾经铸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也练就了杨明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杨明在与团队的沟通中,一直强调市场、市场、市场,作为机器人行业的后起者,必须要找准市场的定位,让产品最快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解决资金和研发的问题。在这个思路指引下,公司研发的第一代机器人主打教育,将启乐机器人设计成儿童的玩伴,但同时又是老师的角色。让孩子在玩耍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知识。产品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欢迎,天使投资随即而来,资金问题得到解决,也有了更强的实力进行研发,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得以加快。

经历创业初期的艰辛和焦虑,终于换来了目前的成果,杨明变得更加自信。“充分尊重市场,通过找准市场定位,以市场需求来引导公司的研发和资金投向,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这就是自己创业的一点体会。”杨明说,启乐Q3智能机器人的面世后,接下来,他和团队一起还将继续开发设计更新款的机器人,打造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启乐智能机器人系列。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徐强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