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发 地球拉响“红色警报”
申卫峰
2022-10-07 08:34

2月16日,南极冰川加速融化,海峡浮冰漂浮。 视觉中国

截至10月5日,飓风“伊恩”已造成美国至少110人死亡,东南部佛罗里达州仍有近30万用户断电。这场9月28日从佛罗里达州西南海岸登陆的四级飓风,造成的投保财产损失可能高达470亿美元。

上周,欧洲提前遭遇了今年入秋的第一轮寒潮。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比往常水平平均低了3.5-5摄氏度,法国和西班牙的气温也比季节水平低了3-4摄氏度。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影响全球各地:巴基斯坦洪灾造成约2800人伤亡;法国山火烧毁5万多公顷森林;今夏欧洲遭遇多轮热浪致旱情严重;亚马孙雨林自我修复能力减弱,正加速靠近可能的“临界点”……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开关”正在被打开。9月9日,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的研究显示,由于迄今为止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温上升1.1摄氏度,世界正濒临五个危险的气候临界点。地球,已经离开了一个“安全的”气候状态。

全球变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剧

对于刚刚过去的夏天,北半球大多数人普遍的感受就是酷热难耐:今年7月,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部分地区7月均出现40摄氏度以上高温,其中英国首次突破40摄氏度。其中西班牙仅在7月份,就因高温天气死亡超过2100人。

其实,极端高温不止今年才袭扰欧洲,去年意大利以48.8摄氏度创下欧洲最高气温。而在北美洲、亚洲乃至南极、北极近年来同样遭受极端高温天气,位于北极圈内的俄罗斯小镇维尔霍扬斯克曾在2020年6月达到38摄氏度,同年1月,南极大陆也创下了温度新纪录——18.3摄氏度。

极端高温造成了极端干旱。今年夏天欧美都出现了严重的高温旱情。泰晤士河、莱茵河等欧洲主要河流都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最低水位。有科学家指出,欧洲这场干旱或将成为“5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截至8月底,美国西部约70%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美国西部重要河流科罗拉多河因干旱缺水,其下游美国最大水库米德湖的水位也处于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极端高温导致的空气干燥,也在欧美多个国家造成了林火的频发。其中在美国,加州山火连续8年发生,仅今年山火的过火面积就已经超过2万公顷。法国今年夏天也有超过600平方公里的林地遭遇火灾。此外,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发生山火。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数据,今年1月至8月中旬,欧盟已有超过74万公顷森林被烧毁,创2006年开始相关记录以来的同期新高。

极端高温也给全球多个国家带来了台风和洪水灾害。9月登陆日本的超强台风“南玛都”也是由于极端高温天气给台风补充了比平常更多的水蒸气,从而使台风获得更大的能量,日本气象专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今后超强台风造访日本的次数可能增多。而在巴基斯坦,极端高温除了给本就处于西南季风降雨季的降水增加更多的海上水蒸气外,还造成了高山冰川融化、冰川湖溃决,从而造成了这场死亡2800多人的洪水灾害。在德国、比利时,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水也造成200多人死亡。

更让人后怕的是,有数据显示,自全球工业化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累计上升1.1摄氏度,且全球变暖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快,未来像这种极端天气可能会成为常态。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这份报告是人类的红色警报。警钟震耳欲聋,证据无可辩驳: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使我们的地球窒息,并使数十亿人面临直接风险。”

16个气候临界点已逼近5个

从融化的冰川到肆虐的山火,从干涸的河流到滔天的洪水,气候变暖正以确定无疑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地球。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地球正步入关键转折期——气候临界点。在人类的影响下,地球气候系统正从“缓慢”量变转为“剧烈”质变。

气候临界点是全球或区域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外一种稳定状态的关键门槛,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全球变暖引起“气候临界点”被突破,进一步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正反馈效应,可能将全球的森林、海洋、冰盖等系统推向不可逆转的毁灭深渊。如全球变暖之后,气候临界点之一的极地永久冻土将会逐渐消融,远古时期封存于其中的有机碳将会以二氧化碳、甲烷等形式被释放,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按照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全球气温持续升高,世界已经濒临五个“灾难性”气候临界点: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洋流崩溃、北极永久冻土突然融化、南极西部冰川崩塌、热带珊瑚礁大量死亡。研究报告称,这些灾难将在全球升温2摄氏度到4摄氏度之间全部完成。其中格陵兰冰盖的崩塌、北极永久冻土突然解冻、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洋流崩溃或已不可逆转。

近年来格陵兰冰盖融化速度已经开始加速,如果全部融化成水,将会让全球海平面升高约6米多。而南极西部冰川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基岩上,易受海洋变暖而崩塌,自2000年以来,南极洲西部思韦茨冰川已经损失了1万亿吨冰。北极永久冻土融化更加助推了前两者的发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2019年北极报告》显示,北极融化的永冻层每年可能向大气中释放3到6亿吨有机碳。

研究人员总共发现了16个气候临界点的证据。除上述5个临界点外,在全球升温低于或等于1.5摄氏度的情况下,还将有5个气候临界点被触发,那就是巴伦支海冰层消失、山地冰川消失、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崩溃、北方森林南部死亡、北部森林北部死亡。其中巴伦支海冰层一旦融化就会很快消失,山地冰川将在升温到3摄氏度时全部消失,其余3项将会在全球升温4摄氏度到8摄氏度之间逐渐完成。

这16个气候临界点中的剩余6个需要在全球温度升高2摄氏度以上才会触发,尤其是北极冬季海冰崩溃和南极东部冰架崩塌,可能要在升温4.5摄氏度到5摄氏度的时候才会发生,人类还有最后的补救时间。

科学家认为,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在全球变暖低于1摄氏度的安全气候状态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地球已经越过了这一安全状态,正在朝着变暖2摄氏度到3摄氏度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临界点可能会在几年到几百年的时间范围内相继引爆,这对整个人类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不可逆转的灾难。

气温升高到极致 地球将成冰雪星球

“如果泰坦尼克号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麻烦,它需要距离大约5公里来减速和转舵,但当它距离冰山只有3公里时,注定要沉没。”澳大利亚气候学家斯特芬以此比喻表达自己对人类命运走向的担忧。

全球变暖不仅导致持续的极端性高温天气,它对海平面上升的恶劣影响也会明显增加。持续升高的温度导致冰川融化成水汇入海洋,推升海平面。从上世纪中期至今,不到百年的时间,地球已经融化了28万亿吨冰,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还会加快。有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根据现有的气候变化数据推测,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达到66米。66米的高度,意味着大多数的沿海地区都可能成为水下城市,无法再给人类提供合适的住所,这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

与此同时,高温干旱导致河流萎缩,会造成水域中的生物惨遭灭绝,诸如暖水珊瑚礁,虽然仅占海洋底床面积不足0.2%,但却为超过25%的海洋生物提供庇护所,其生态系统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全球约5亿人的生计。

高温天气还会引发大规模的山林野火,致使森林物种不断减少。作为气候临界点之一的亚马孙雨林,其遭受破坏的元凶之一就是极端高温引发的林火。

除了气候直接性的灾难性影响之外,还有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可能在发生:隐藏在永久冻土之中的远古细菌将随着冻土的融化,进入到人类的活动范围内,而这或将动摇人类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2014年,法国科学家克拉维里发表论文称,在永久冻土之中发现了一种来自远古的未知病毒,它可以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存活数万年。同年,一种3万年前的“巨型病毒”在冻土之中被发现,这种病毒比标准的20纳米病毒还要大10倍。科学家在实验室将它复活之后,发现它居然还有传染性。此外,冻土中远古时期封存的有机碳将会以二氧化碳、甲烷等形式被释放,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一个或多个气候临界点被触发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气候破坏,全部气候临界点被触发后,地球生态系统可能将“变盘”。20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研究成果称,当大部分气候临界点被突破后,地球会因为温室效应太阳光辐射无法照到地球,从而出现冰室效应,整个地球也将陆续被冰雪覆盖,逐渐变成冰雪星球。“人类灭绝”也将不再是危言耸听的话题,而是一个极有可能的结果。

地球温度升高1.1摄氏度,人类用了120年,这距离继续触发5个气候临界点的1.5摄氏度,只有0.4摄氏度的空间,因此,地球这艘巨轮需要拼尽全力转舵才能避免撞上冰山。

地球红色警报唯有绿色环保来解除

4月4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气候变化的综合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温室气体年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最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同一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国正展开气候行动——2010年以来全球太阳能、风能及相关蓄电池的开发成本总体下降了85%;得益于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规推动,能源效率得以提高,森林砍伐率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加速。

报告指出,人类仍有可能到2030年前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0年至少降低一半。但目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十字路口。在这个紧要关头,各国政府应该明确减排政策与规划,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减排发展战略,社会组织应该关注减排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普通个体应该做好自身的努力。

第一,世界各国应尽快放弃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推手,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因为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为了实现到21世纪末期控温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应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好是到2050年实现零排放。因此,对于各国而言,放弃化石燃料,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是关键。

第二,大规模涵育森林。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原始森林是地球的心肺,各国应加大人工林种植,提升森林覆盖率,通过高密度的林木种植来吸收二氧化碳。在植树造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现有森林,多途径减少林火发生,杜绝人为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行为,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修复能力的影响。

第三,构建可持续经济体系。靠大规模地消耗能源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如今地球上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日渐减少,而要维持人类现有的生活品质需要1.5-2个地球。因此,构建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是关键。可持续经济体系的建立,需要各国政府、市场主体、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无疑,人类的活动对于大气、陆地、海洋的每个角落均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样地,只要改变现有的发展方式及生活方式,正面影响也会惠及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人类面临的红色警报,唯有绿色环保才能够消除。

升温4.5℃-5℃

北极冬季海冰崩溃

南极东部冰架崩塌

升高2℃

南极东部冰川崩塌

亚马逊雨林死亡

北极冬季海冰融化

西非季风转变

升温低于或等于1.5℃

巴伦支海冰层消失

山地冰川消失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崩溃

北方森林南部死亡

北部森林北部死亡

升温1.1℃

格陵兰岛冰盖融化

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洋流崩溃

北极永久冻土突然融化

南极西部冰川崩塌

热带珊瑚礁大量死亡

(原题《极端天气频发 地球拉响“红色警报”》)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高原(客户端),编辑-周梦璇(客户端)
(作者:申卫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