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清华人物访谈 | 严叔刚:致力成果转化三十载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2022-09-14 10:22

人物简介:严叔刚,湖北黄石人,中共党员。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专业、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与能源研究所系统分析专业。现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主任、广东清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还担任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华南系友会召集人(会长)、东莞市清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高尚的人必须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事业等方面,自觉地超越自我。力争在做人与做事,品德与学德上都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国学大师梁启超的演讲《君子》百年经久不衰。严叔刚也很喜欢这段话,立志要做一位君子。

1981年,这个湖北黄石的小伙子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专业——一个从事实验核物理、核电子学相关的专业。来到清华之前,除了知道专业名字很酷,他并不清楚这是什么专业。中学阶段,严叔刚只是单纯地喜欢物理学科,他的中学物理、数学、化学成绩一直都是全市数一数二的。高考预考物理、化学全市第一,高考数学全市第一。而且,高考最后两门是在医院病房里考的。

如果人一辈子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或许也是一份难得的际遇。科技成果转化之于严叔刚,刚好是一份喜欢和执着,成就了彼此间一辈子的“缘”。

他距离“三清”就差了那么一点儿

“现在有个说法叫‘三清’,我其实就差了一点儿!”

考进清华的严叔刚很快适应了环境,他十九岁入党,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本科时,他还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常务副主席、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大会常代会主任;硕士时也任过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运动场上也总少不了严叔刚的身影。“清华大学有个口号——‘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幼时体弱多病的我,在清华大学也积极加入了锻炼队伍,突然发现自己在某些运动领域还很有天赋!”严叔刚笑着回忆,从来没有训练过,却在核研院运动会跳高取得男子甲组第三名,在院篮球队打左前锋位置,底线跳投准确率比较高,下午四点以后常常和汪劲松、陈小悦等在蓝球场上PK。

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何建坤老师、康克军老师都给严叔刚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工物系学生会做学生工作时,组织过一次关于食堂问题的民意调查。工作过于投入时,时任系团委书记的康老师总会提醒我,做学生工作要特别注意轻重缓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工作,学生工作要一步一步来。”在校团委办公室、校学生会工作时,时任校团委书记的陈老师也常常这样谆谆教导,而且强调要加强锻炼身体,以强健的体魄搞好学习和工作。

读书时的一脸青涩,如今都是美好记忆

“本科毕业前,何老师劝说我放弃报考清华经管研究生的念头,就这样转了专业,就读技术经济与能源研究所系统分析专业,何老师说这也是‘经济管理’,还比一般的经管更有专业性。”回忆起年轻时的故事,严叔刚略显自豪,“当时可能学霸同学都保送研究生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在核研院几十名研究生考生中考了第一名,前几年第一名都送到英国深造,今年取消了,我错过了一次出国读书的机会,就到‘200号’读研究生去了。”在那个没有面试的年代,严叔刚通过笔试拿到研究生第一名,数学考了93分,自学的数值分析考了85分,可见何老师看得挺准。

“核研院何老师话不多,给人的感觉特别朴实,他一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恩师。我记得那时在往来200号单程约一个小时的班车上,何老师从来不坐,永远站在一边,把座位留给别人。”严叔刚口中的“200号”,即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燕山脚下,简称“核研院”,是高校最大的实体研究院和我国最早建立的核能研究基地之一。严叔刚笑言,“我身上也有一点何老师这样的特质——学生食堂打玉米粥排长队,我也常常能主动为同学们打粥、提高效率,自己付出一点时间,节约了大家的时间。”

就职于中国大通运输公司的严叔刚在机场发货

“中国经济中的投资行为分析,论文方向不错,进行数量化分析、总结出几个公式就可以博士毕业了。”等到了硕士毕业的时候,不安分的严叔刚婉拒了导师留他读博的邀请,放弃了去第二机械工业部能源经济研究所工作的机会,决定自己闯出一条路来。他来到公安部中国大通国际运输公司开展国际货运业务,经历了艰苦的磨砺:在机场常常风一刮,满眼是沙子,睁不开眼;下雨后,水渗进鞋子,穿着湿透的鞋子干活,非常难受;穿着渗透了水的鞋子,每天还要搬上百个20公斤的箱子,搬到货板上码2-3米高。“从小没有吃过苦的我,用短期锻炼磨炼来鼓舞自己。当时想,如果这么干一辈子,估计坚持不下来。”严叔刚在大通公司先后担任业务经理、总裁秘书……如今回想起来,还略感遗憾,“那个年代硕士生就很优秀了,大家都不流行读博士,现在有点后悔,一直告诫女儿一定要读完博士,当年应该听老师的话!”

这位“杂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急先锋”

繁星为灯,心向远方。

当严叔刚以为自己和清华园的缘分就此告一段落时,1995年初,他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这也成了几乎决定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冯冠平老师就任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后,需要学生干部出身、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年轻校友回学校负责清华大学重点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请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陈希老师推荐,陈老师头一个就想到了他。

“为什么一定是你?”面对记者疑问,严叔刚爽朗地笑了,“因为我不务正业!”做本科毕业设计时,系党委副书记冯忠潜老师看他不安分、不能沉下心来搞科研,就安排了一个“苦差事”给严叔刚,让他跟着邢振华老师参与开发“核子秤”——这是一款为超大、超重的大宗散装物料称重的仪器,当时这一技术虽已在国外出现,但在国内尚属空白。最初,严叔刚参与编写软件,做出样品后,需要进行产品化开发、大数据分析、数量数值标定,并组织相关实验。“最难熬的日子,是陪着邢老师一起去北京焦化厂做实验,一天下来,把核子秤安装在皮带机上,通过伽马射线扫描为煤炭称重,动辄几百吨、上千吨的煤炭堆,一天下来鼻孔里全是黑泥。”严叔刚一直记得,邢老师人特别好,装放射源他总是亲自上,自己只负责拎着铅罐就行了。

严叔刚给大家讲解核子秤原理

后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成立华海公司,首推这款“核子秤”产品。因其改革了以往笨拙的车载称重方式,在煤炭传输过程中进行在线非接触式测量,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大幅度提高煤炭称重效率和精准度,推出后,风靡全国各大矿山、焦化厂,先后为华海公司等相关企业创造了数十亿元利润。

辗转经历了一轮社会“历练”,此刻的严叔刚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感召,觉得自己学科技出身,希望能回到清华做点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事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添砖加瓦。陈老师推荐以后,冯冠平没有严叔刚的联系方式,时任校团委书记宋军说:“找郭樑原校团委副书记一定能找到他。”冯老师善于鼓动,几句话就说动了严叔刚,双方一拍即合,严叔刚放弃香港思维电脑公司的高薪,回到清华大学,投身冯冠平门下,成为清华大学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的“急先锋”。

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工作,像一条布满荆棘的路。清华大学面向市场实现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该如何迈出去?

1994年,受当时任广东省省长朱森林的邀请,清华大学组织科技代表团到广东考察;1995年,冯冠平老师带着他耗费10年心血研制成功的新型石英晶体力敏传感器到广东召开新闻发布会,却铩羽而归……虽然屡遭碰壁,但冯冠平老师认准了深圳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块“良田”。

然而,科技开发部的工作十分艰难,新问题接踵而至,上门要项目的,都是要短平快项目;教授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科技开发部似乎成了“接待前台”,只能卖卖资料、端茶倒水,只能介绍教授和企业见面接洽,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动作为。冯冠平和严叔刚商议后决定,把传感器技术全权授权给严叔刚,进行清华大学重点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的试点,力求蹚出一条路来。严叔刚和同事打开思路,连续加班加点,到处调研查资料,熬夜写出可行性报告装订成册,召集科技成果推广会。得益于当时国家技术监督局发文要取消杆秤,意外之喜,这本可行性报告出人意料地受欢迎,在清华大学近春园召开的科技成果推广会上,会议室估计不足,安排小了,有的人站在会议室座位后面和走道边上,报告被抢购一空……参会人纷纷要求参与投资,计划募集的首期投资当天就募集成功。

“石英谐振式力敏传感器”项目产业化落地

1995年8月23日,这一天足以刻在严叔刚的人生履历中。作为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主任助理,严叔刚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科技处驻深联络员,肩负清华大学重点科技项目成果转化试点的使命,登上了北京到深圳的飞机。

带着20万,严叔刚要完成一次破冰之举,成功了,将是历史性的第一步。严格说,“此次,我要做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前期关键环节——‘中试产业化’,即‘从实验室一个一个手工做出的样品,摸索出批量生产的工艺路线、产品的高合格率,包括模具、工夹具等等’,它决定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败。”初到深圳一切因陋就简,严叔刚租住在南山科技园科苑花园34栋602室,又在附近的科意公司租了150平方米厂房,另外租了几台旧设备,招了4个人就干了起来。

没有实验专用设备,为节约资金,将烘烤箱改成高温实验装置,冰柜做低温实验设备,用按摩器替代“疲劳实验机”;传感器的塑料外壳不耐用,改成金属外壳;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石英内“芯”极其脆弱……“中试”在艰难中挺进,才到1996年春节,就已经弹尽粮绝。

冯冠平挤出仅剩的20万元经费给他,又从广东清华创业基金拉到50万元投资——成败在此一举,此刻的压力,都聚集到了严叔刚身上。每到夜里,让他辗转反侧的不只是蚊子的骚扰,还有实验进度,一个不太能沉下心来做科研的人,如今一头扎了进来。

“单膜片很薄,上砧容易侧转掰断晶片,我们改成双膜片;手工批量生产容易损坏敏感元件,一位老工程师建议生产一个‘工夹具’还画出了图纸,我又带人改进技术……”近两年时光,很多同学惊觉那个活跃分子为何突然消失了。一直到1997年4月严叔刚的一个电话打破了沉寂,“成了!冯老师,我们的中试完成了。”

中试成功了,却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距离成功市场转化,还要制作生产设备、做好批量生产准备、做市场推广、推出新型传感器系列产品……此时,有企业提出合作开发“手提秤”产品,为此,严叔刚牵头创建深圳市清华传感设备有限公司并出任首任总经理,在冯老师的指导下,他独立主持的“石英谐振式力敏传感器”项目产业化终于正式落地。

然而,为一种新产品寻找市场、进行市场推广、教会市场使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公司初创时,“手提秤”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由于科技含量很高,奸商无法作假、老实人又觉得太贵,严叔刚作为传感公司总经理,首当其冲接受着市场的“拷打”。

与此同时,作为清华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另一条发展主线,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筹建工作获得市、校双方鼎力支持,严叔刚始终跟随杨家庆老师、冯冠平老师参与研究院酝酿、筹划工作。1998年1月22日,研究院大楼奠基;8月,冯冠平出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这一年,严叔刚参与力合科创集团的创建并先后主持上市公司和而泰、拓邦电子、力合微电子等项目的天使投资工作,实现了数十倍收益;后来严叔刚又负责上市公司粤华电的收购兼并工作,在成果转化和资本市场的风云中接受锻炼洗礼。

1999年8月研究院大楼正式启用,升级后的力合传感公司也成了研究院的重点孵化试点对象。任期届满后,严叔刚不再担任总经理,但他扎实的成果转化第一步为传感公司厚积薄发夯实了基础。这一年,公司抓住机遇转型生产“人体脂肪电子秤”,当年就生产并出口20万台,创汇3000多万美元,从此走上了良性扩张、飞速发展的道路。在几任总经理接力推动下,如今,以该技术为基础新开发的系列产品,不但占领了德国、法国等欧洲市场,还打入美国、日本,至今已创造了数百亿元的出口销售额。

记者获悉,“石英谐振式力敏传感器”项目于200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石英谐振式力敏传感器”项目公司董事会


石英晶体传感器正式迈向产业化

非典时刻七天七夜见证“红外测温仪”诞生

懂转化、懂产品、懂市场,还懂资本运作,在研究院,除了曾兼任多家孵化企业的负责人,严叔刚还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副院长——他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绝大部分时间,严叔刚都把自己隐藏在研究院发展的底色里,他的名字极少出现,但同事们都知道,办公室的工作做得好的最佳境界是服务无微不至、感觉不到,他是将服务工作想到前面的主动服务的“及时雨”。

“立即到五洲宾馆集合!”2003年4月13日晚上7点,严叔刚接到了冯冠平老师的电话,电话那边的声音兴奋而急促。上一次是“石英谐振式力敏传感器”项目,这一次是“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项目——2003年“非典”如猛兽般横空而降。

4月11日下午,恰逢时任总书记胡锦涛来到研究院视察,在了解到“传感器”项目后,当即作出指示,尽快研制简便快速的非接触式人体体温测量设备,用于解决深港出入境口岸每天数十万人流的体温排查问题。12日,光机电实验室主任刘岩博士提出红外测温设想;13日刘岩在爱人帮助下,来到北大深圳医院进行测试,验证快速测温有效;当晚,严叔刚连夜起草了第二天要递交市长的报告;14日下午,研究院发出动员令,光机电实验室、新材料实验室、办公室三个单位组成快速反应部队,全力开展研制工作……一场全天候的科研攻关战默默打响。

新材料与生物医药实验室主任刘伟强带着研究人员到南山医院采集发烧病人体温数据,此时力合传感公司的工程师们也在快马加鞭设计模具图纸……充分体现出高效、快速反应的产学研体系化优势。讨论中,严叔刚提出了用眼睛固定测额头温度的方案,后来因为仍不简便没有定型采用。4月18日深夜,第一台样机问世,此时距离总书记发出指示仅过去了7天。研究院同步推出手温测量式、扫描式三种红外线人体测温仪。

4月20日下午,不到几分钟,研究院就完成了深圳清华实验学校800余名学生的体温检测,精准筛查出三位体温不正常的学生。当天,已到午夜12点,20多位技术人员仍在加班,组装、开模、测试;凌晨4点,10台机器运送到罗湖口岸安装;6点27分排除了最后的故障,技术人员前脚刚撤走,潮水般的人群就涌入过境大厅……10台体温检测仪全部顺利启动试运行,当天就筛查出发烧病人。

22日中午,时任香港卫生署副署长林秉恩太平绅士一行闻讯而来,要求在口岸和深圳对等装上测温仪;当日下午,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申庆三把专家论证会开到了研究院,现场办公,并现场批准产品注册号和产品标准号。

“意料之中,全国各地订单一涌而至,可我们的生产能力毕竟有限;市场上,测温仪器的关键元件应声而涨,原本的薄利变成亏本;且购买仪器后的使用培训也成为一个大问题。”为此,严叔刚将培训中心主任符蓉推到压力山大的冯冠平院长面前,既是“开心果”,又开始启动测温仪的培训、维修工作。在严叔刚的办公室里,记者似乎感受到了隔空袭来的紧张。此刻,办公室同时负责着全球订购、总后勤,以及媒体宣传工作等,作为全球总调度,再一次顶在了压力前端。

“研究院门口挂着‘红外测温,防典卫士,无非无惧,造福人民’的横幅,一直鼓舞着我们。大家都知道,每多向市场投放一台测温仪,就能降低一分病毒传播的风险,这是政治任务,也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递给我们的清华精神,是研究院的使命。”在国家发改委、深圳市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清华传感公司全力组织生产,并新建一条生产线,研究院继续攻关突破关键元件进口不足的瓶颈。

“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强奋战,红外测温仪从研发,到组织全球零部件采购、大批量生产供应、重要场所安装调试,再到全国范围内的售后服务,为抗击‘非典’提供了利器,甚至被列为国家战略物资,由国家发改委来统一配置。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为取得抗击非典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严叔刚深有感触,“近两年,红外测温仪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再次发挥巨大作用,清华人的科研成果一直在造福我们的生活。”记者了解到,“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系列产品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专利高达7项。

待到非典散去,感慨万千的严叔刚挥笔填词一首《水调歌头 红外测温仪》——久有凌云志,南国紫荆香,钦点抗非难题,七天交答卷。初见红外威武,更有英雄虎胆,直插隔离房。战时体制忙,门神镇口岸。人流涌,红外稳,非典挡,三十万人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伟绩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015年2月27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研究院成为继深圳市人民政府、南山区人民政府之后,深圳市第三个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单位。

再创业瞄准“硬科技”孵化数十家企业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特有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模式,建立应用技术研发实验室,链接风投、孵化器,国际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结合,从企业发展的两端为科技项目市场转化提供资金、市场、管理等资源支持,极大提高了项目孵化的成功率。而对于科技项目的选择,实际上,我们更看重的是团队,是做项目的人,特别是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人。”二十多年的历练,锻造了严叔刚在孵化、投资领域的独到目光。

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考察清华东莞创新中心


清华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考察清华东莞创新中心

2013年,一个机会摆到了严叔刚面前。时任深圳市副市长袁宝成被调往东莞担任市长。在深圳时,他曾任研究院理事长,虽时间不长却留下深刻印象,三个月内来到清华大学两趟,邀请清华大学在东莞也办一个研究院。考虑到莞深联动发展,清华大学决定由研究院筹办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清华东莞创新中心”),此时担任副院长的严叔刚,有着全方位、多岗位、多项目的成果转化背景和风投经验,无疑是中心主任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获得东莞市陆续拨付的3亿元启动资金,2亿做投资,1亿承担政府项目、引进人才组建实验室和行政开支,严叔刚一手创建的“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在外界的期待中起步,同年,广东清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他出任董事长。至今8年,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为东莞引进、孵化出几十家高科技企业,其中一个已经上市,带来了丰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清华东莞创新中心的项目不拘泥于清华大学。2009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始在海外设立办事处,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也背靠研究院,借鉴了这一办法,硅谷、俄罗斯、以色列……对优质项目,我们从不吝啬鼓励和扶植。”为初创企业清大智兴和铭杰公司每一家融来现金近2亿元,就在去年年底,东莞市统计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一口气报了11家。

前瞻性的眼光都是市场逼出来的,深圳是东莞发展的目标和榜样。我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深圳市场,谋求差异化发展。做高科技一定要拼真本事、拼对科技的理解,资金有限,倒逼我们只能做‘天使轮’——和做pre-IPO不一样,这些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初创期,通常为轻资产,很难获得头部创投的青睐。我们努力打造了一个独立的小循环体系,为这些初创小企业服务。”严叔刚称之为“保姆式投资”,“我们投资公司的总经理,有时要去担任初创企业的总经理,既要投钱又要当保姆,细致地指导解决企业内部人员管理、采购销售、财务等问题,带着企业一起发展——这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感情的投资方式,对于项目经理而言是一个无形的KPI,所以我们的成功率比较高。”

2013年前后,正是“互联网+”经济走红的时代,然而,严叔刚一开始就鲜明地提出清华东莞创新中心要投“硬科技”的概念。清大创投总经理肖斌和他想的一样,“东莞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能,其制造业产业的基础尤为扎实,具有发展的先天优势,唯有采取和深圳的差异化路径,才能赢得更多发展空间。”

时间给出了最好的验证,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伊始也提出支持“硬科技”上市,清华东莞创新中心提前几年布局,已然走在市场前端。截至2021年底,粗略计算,不到十年间,清华东莞创新中心最初的2亿元投资启动资金已创造出数倍的估值增值。增值最大的安凯微电子投资五年后已经增值近20倍,已经申报上市;还有一家企业从四年前开始投资的估值2500万元,最近一轮融资估值估计达到15亿。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在东莞市2019、2020年度建设期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中被评为唯一的优秀。

严叔刚与希伯莱大学校长本萨松交流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赴清华东莞创新中心考察

扎根莞深努力建设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枢纽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曾询问研究院的同事们:“生活上有困难,需要照顾家庭,是否需要返回北京工作?”结果,研究院的同事们异口同声地选择留下,相比派往其他地区的驻外老师都抢着调回北京,深圳的情况让他颇感意外。

“说不清是什么吸引我留下,我喜欢深圳,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喜欢这座充满机会的城市,于是将家安在了深圳。后来,就连北京户口也换成了深圳户口,是地道的深圳人了。”前几年,参照研究院模式,清华和某地共建研究院,筹建负责人以高薪多次邀请,严叔刚婉拒了邀请;2015年,清华和厦门市共建海峡研究院,提出借调严叔刚去帮忙,这次嵇世山院长没舍得,“他跑了,东莞那么一摊子谁管?”

东莞似乎是个福地,洒脱如严叔刚,在深圳始终不愿意背上多套房贷负担,直到赴东莞创办创新中心,他一眼就看中了距离深圳最近的东莞松山湖,索性他在那里安了家,达成了莞深两边兼顾的愿望。

年近退休,严叔刚的工作日程依旧很充实。从去年年底开始,腾讯和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召开专题研讨会,论证清洁能源项目合作的可行性,部署碳中和规划和重点工作方向。近期,何建坤教授担任了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在何老师的关心支持下,作为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与能源研究所系统分析专业毕业生,严叔刚早在六七年前,碳中和、碳达峰话题尚未升温时,提前预判到行业前景,迄今为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已经积累了不少低碳、循环经济技术储备。无疑,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再次先棋一招。另外,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也在积极和深中集开展合作洽谈,旨在协助中集实现全面智能化和高科技转型,帮助其各个业务板块成立研究院……

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王炎为严叔刚颁发“清华校友工作荣誉奖章”

时光荏苒,过去近三十年里,严叔刚把人生最好的风华都献给了科技成果转化。“当年创业有时候觉得挺苦的,科技成果转化看不到希望,受追债公司恐吓,挤兑提醒我‘多关心家里人’……如今看来都是珍贵的回忆、宝贵的财富,是冯老师、嵇院长给我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严叔刚笑道,“做事情‘天时、地利、人和’蛮重要的,做一名‘坦坦荡荡真君子’,我还要继续努力。”

编辑 梁晶晶  审核 吴向阳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