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延揽全球学子 清华国际本科新生汇聚一堂
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韦菲菲 文/图
2017-09-13 13:25

近日,来自35个国家的300多名国际本科生汇聚“清华大学国际本科生拓展营”大讲堂,用一双双清亮渴求的眼睛在这里翻读他们中华之旅的第一章。第一讲,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院长张林教授带领他们走进了清华、走进了北京深圳、走进了中国,开启了他们跨文化认知的中国篇章。

清华改革入学申请国际生源扩大

在2016年审议通过《清华大学全球战略》的基础上,2017年清华大学全面实施全球战略,围绕三大中心任务和和九大战略方向,积极整合国内外资源,走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道路,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自2017年起采用申请-审核制、取消笔试录取,这是清华大学与国际知名大学入学申请体制接轨的改革举措之一。该批300多名国际新生是该办法下录取的第一批学生。此番改革,意味着更多国际化、多元化生源的注入,有助于全面提升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办学能力,旨在构建以中国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兼收并蓄、中外师生共同发展的国际化校园。

张林教授表示,在清华,学生们可以结识最优秀的同学,构筑人生的核心朋友圈,学习专业知识,储备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技能。张林还讲解了清华大学致力构建的创新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他提出,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打破学科壁垒和界限,往往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而解决中国的世界级问题及全球问题需要从交叉学科中寻找答案。他期待,国际新生带着梦想和问题来到中国,在这里找到答案。

中国高等教育受到国际学子青睐

张林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呈现出一轮中外合作办学的热潮,众多高校争相邀请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在中国境内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培养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胜任力的人才,还可以广泛延揽全球学子,培养对中国友好的年轻人才,输出中国文化,成为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作为学校高水平国际项目,是全球胜任力本土国际化培养的重地,不断探索着在本土构建国际化人才教育与科研创新平台的崭新范式;基于中美顶尖学府的合作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革命性技术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独特的全球化环境。TBSI为在校生搭建平台、拓展资源,为所有博士生提供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至少一年的培养通道,鼓励并支持学生开展国际科研项目合作、跨实验室跨研究中心研修、海外创新实践等,帮助学生在收获海外学习经历的同时拓展全球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培育全球领军人才。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 通讯员 韦菲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