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多“大小双” 展现深圳体育力量——专访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郑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孟菲
2022-06-25 00:10

本届世锦赛花游项目代表中国拿下四枚金牌,深圳籍运动员、“大小双”王柳懿、王芊懿成为名副其实的“夺冠王”。“‘大小双’是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输送的深圳本土运动员,无论是带训教练、输送教练均为市体校教练员。正是有了基层训练单位,基层教练员、工作人员不懈地支持与努力,才有了深圳竞技体育的繁荣和发展,如‘大小双’这样有天赋、肯努力、敢拼搏的运动员才得以最终站上世界舞台,绽放深圳魅力!”市体育运动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郑毅这样对记者说。

曾任花游领队初见“大小双”

“2010年我曾经担任深圳花游队领队,当时是带队参加在惠州举行的省运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小双’。要说起初印象,就是被她们的名字所吸引,王柳懿、王芊懿很好记,又是双胞胎记忆点很强。深圳花游的成绩很好,屡屡夺金,每天队伍的氛围都很轻松,小姑娘们也叽叽喳喳的。不过,‘大小双’很文静,聊天也是姐妹俩人相互聊。”郑毅说:“一晃10几年,当年的两个小姑娘现在已经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从省运会、全运会、世锦赛、奥运会,一路陪伴她们经历、成长,看到她们成才、圆梦感到无比欣慰。”

“我们做的是育人的工作,除了在训练中提供最好的条件,生活、心理、情绪我们都要照顾到,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与成绩。”据了解,除了参加国家集训队外,“大小双”平时的训练、生活、医疗康复、营养等各项工作,都由市体校组织专人进行跟进、管理。“我们的目的就是让运动员无后顾之忧,在国家队这样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全力以赴、安心训练。”郑毅说:“无论是训练中出现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或者生活中想念父母,想吃家乡美食等看似小问题,我们都会关注,并给予解决和关怀。总之,后方支援工作有我们,健儿们放心向前冲!”

树立标杆发挥榜样功效无穷大

除了“大小双”外,截至本月,由市体校直管的就有31个省运会项目国家队(含集训队)运动员27人,省队转正和集训运动员246人。也就是说,由市体校培养、输送的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形成一张大网,他们将在各级别赛事中代表深圳、广东乃至中国争光夺彩。郑毅说:“‘大小双’本届世锦赛的优异战绩,必定树立标杆并发挥榜样功效,让我们在外或目前还在校的所有运动员们打了强心针,他们也将铆足干劲,在不同项目、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发光发热。”

据了解,在花游项目中,除王柳懿、王芊懿外,目前由体校输送省队选手还有曾繁妮、何宇璐、何宇瑶、龙芃臻、叶继轩、邱之韵6人,其中曾繁妮、何宇璐、何宇瑶、龙芃臻目前正以备战全国赛为主;叶继轩、邱之韵目前回市队备战省运会集体和双人项目。此外,包括田径、游泳、体操、篮球、帆船帆板、射箭、飞碟、跳水、网球、皮划赛艇、举重、跆拳道、拳击、乒乓球、摔跤、曲棍球、手球项目中,均有市体校输送至省队的选手,他们也具备着加入国家集训队的实力。

做好体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郑毅表示,“大小双”是深圳本土发现、本土培养、本土输送运动员的典型。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培养更多“大小双”这样的运动员,是市体校工作的方向。“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全面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建成体教融合、创新发展、可供全国借鉴的示范性名校。同时也办成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赞誉的体育运动学校。”

为达到这一目标,多年来,市体校坚持三大举措:一是坚持体教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如体育实验学校办学、3+2合作办学、为高校培养具有专业素质高的体育特长生等。二是坚持精品战略,培养国际国内顶尖的竞技体育人才。突出优势项目,培养精尖人才;加强合作,拓宽入口和出口。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整合优势资源多种形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上下联办、体制内外结合;加强复合型团队建设。

郑毅说:“光靠我们一所学校去发现、培养苗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与全市各区体校、各个学校联合起来,这才是深圳竞技体育梯队建设的根本。”郑毅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也绝少不了伯乐。希望我们能够出更多的‘大小双’,让全国、全世界看到深圳的体育力量!”

(原标题《培养更多“大小双” 展现深圳体育力量  ——专访市体育运动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郑毅》)

编辑 编辑-张克(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桂桐,编辑-关越(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孟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