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宝安数字未来城将这样建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陈雪娜 肖雅夫
2022-06-18 08:01

全域孪生、全时赋能、全民普惠、自驱进化……近日,宝安区印发《宝安数字未来城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和《宝安数字未来城建设导则(2021-2025年)》,未来,湾区核心将崛起一个“虚实共生、全真互联”的数字城区,城市运行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智慧智能全方位进规划、进设计、进建设、进运营,城市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精准映射,人、产、城全面互联,政、企、民三端互通。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场景将分步落地,引领宝安打造全球城区治理现代化标杆,实现全面网络化、高度智慧化、服务一体化的多元治理新格局。

数字未来城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高阶形态。宝安数字未来城将智慧智能作为城市的基础和标配,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构建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同生共长、同频谐振”的城市智慧生命体。宝安数字未来城规划范围从空间维度覆盖了宝安区数字孪生空间整体框架搭建和重点构件的建设,以及对应物理空间新基建、新城建、平台系统建设中的相关软硬件设备设施;从建设维度覆盖了宝安区数字化的未来城市基础设施、未来城市开放操作系统、数字经济体系、数字社会体系、数字政府体系、城市统一入口、数字创新微单元等平台系统建设,以及数字未来城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撑体系。

宝安数字未来城建设参考模型

宝安数字未来城一体化应用图谱

作为深圳经济大区、人口大区、文化大区,宝安承担全市西协“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配置中心、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和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等重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宝安迎来了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422133工作主框架的指引下,编制宝安数字未来城规划和导则,成了全区工作的“航标灯”和“指挥塔”。

宝安数字未来城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了宝安数字未来城的总体架构,明确顶层设计要素、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向;而建设导则是指导宝安数字未来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指引和规范指南,是在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提出导引、约束和规则。以创新科学规划理念和建设导则为指引,宝安区将遵循“理念先行——规划引领——导则规范——任务执行”的方法策略,构建1个数字底座、3大数字化发展体系、N个数字创新微单元的建设参考模型。在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底座的基础上,宝安区将新兴数字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度融合,通过深刻洞察城市本质,支撑优政、兴业、惠民、智治等各领域应用,实现城市全域预测、推演、决策、赋能。到2035年,宝安区将全面建成全真互联的宝安数字未来城,形成数实空间同生共长的现代化智慧城区发展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数字化典范建设成效全面实现。

按照《宝安数字未来城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目标要求,宝安区将通过全局谋划、一体推进、创新重塑、精雕细琢,强化由分散到集中、由“烟囱”到“矩阵”的建设模式升级,发展智创引领的数字经济体系,打造普惠均等的数字服务体系,构建智能高效的整体数字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经济活力、运行效率,推进宝安区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建设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深圳先行示范区标杆城区,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根据《宝安数字未来城建设导则(2021-2025年)》的建设框架,宝安区重点明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规则,包括数字底座、数字创新微单元、数字化发展体系和数字生态。其中数字底座和数字化发展体系(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将通过编制分项导则进行建设导向和规则的细化。

“将规划、导则同步编制的做法,正是我们宝安工作思路的创新和特色,通过规划、导则一体谋划、一体编写,能够更加有力、更加精准保障全区后续重点工作的落实。”宝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有一批与城区、片区、园区、项目一体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重点项目开始实施,其中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园区、企业服务、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让宝安市民体验更高品质的数字化生活,让企业享受更多高效的智能式服务。”

据了解,宝安数字未来城将主要围绕以下七个方面36项建设任务来推进:

(一)推进“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试验区

1.打造数字化空间风貌

2.建设感知体系

3.建设智慧交通系统

4.构建数字化环保体系

5. 推动数字化低碳节能

6.建设管理中枢

7.打造数字化美好生活

(二)推进海洋新城、新桥东、燕罗南等数字创新示范样板区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新范例

8.构建数字创新示范样板区

(三)前瞻布局三大未来城市基础设施,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9.大力推进5G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10.扎实推进物联感知设施建设

11.规划建设新一代大数据中心

(四)打造原生开放的未来城市开放操作系统,赋能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

12.构建区级城市云体系

13.建设应用支撑平台

14.完善数智支撑能力

15.深化城市孪生支撑建设

16.持续打造安全支撑体系

(五)发展智创引领的高端产业,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17.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8.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19.建设创新中心,牵引城市创新发展

20.加快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建设

21.提升“智能+制造”产业链水平

22.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产业

23.发展孪生城市服务产业

24.推进智慧园区建设

25.优化营商环境,升级政企服务体系

(六)构建普惠均等的服务体系,塑造数字社会新模式

26.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未来服务体系构建

27.探索“数字市民”先行先试

28.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29.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智慧化建设

30.推进交通智慧化发展

31.推进文体旅游智慧化建设

32.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33.加快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七)树立智能高效的治理标杆,构建数字政府新格局

34.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35.持续推动城区治理“一网统管”

36.持续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陈雪娜 肖雅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