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罗湖第8期 | 陈志超:“南国红豆”厚植罗湖这片文化热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2-06-16 21:07


陈志超

出生于1938年,粤剧演员,文武生。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和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曾担任深圳市粤剧团副团长,深圳市粤剧团创办者之一。1984年担任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局副局长、罗湖区社会文化管理办公室主任等职。2004年创立深圳市粤剧粤曲学会,并担任会长,积极推动深圳粤剧事业的发展,多次被广东省和深圳市评为优秀演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述时间:2022年5月25日

口述地点:口述人位于罗湖区华丽路的家中

采写撰稿: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我叫陈志超,今年84岁,是一名粤剧演员。祖籍东莞,出生在顺德的一个粤剧梨园世家,我的父母都是粤剧演员。我的事业发展是在深圳罗湖。我非常幸运,在罗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见证了深圳市粤剧团的诞生与发展,也见证了能代表深圳水平的粤剧精品的出炉以及罗湖文化事业从大胆拓荒到蓬勃发展的巨大变化。罗湖以创新的勇气与执着,在探索中前行,在文化领域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深圳首个戏曲表演团体诞生在罗湖,曾赴中南海汇报演出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岭南文化艺术瑰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粤剧在深圳深受群众喜爱,是必不可少的演出项目,过年过节看大戏是许多老深圳人的习惯

1956年,我来到宝安县从事粤剧表演,曾在宝安县万方红粤剧团、宝安青年粤剧团、宝安县粤剧团等剧团任职。1979年,深圳撤县改市,在原宝安县粤剧团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充实重新组建了深圳首个专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深圳市粤剧团,我担任副团长兼艺委会主任。当时剧团只有40多个人,为了充实队伍,我们招兵买马,从全国引进人才,并以剧目创作为龙头,编、导、演、音、美“一条龙”,进行全方位的艺术创新。

陈志超旧照  (受访者提供)

深圳市粤剧团从诞生到现在,团址都在罗湖。因为罗湖的粤剧粤曲源远流长,粤剧土壤好,群众基础广,粤剧粤曲社的数量多。当时我们选了位于黄贝岭的凤凰剧院作为团址,大家一起研究粤剧,也经常在东门的深圳戏院那里唱戏,粤剧腔调在罗湖的土地上此起彼伏,非常热闹。2006年后,深圳市粤剧团搬到罗湖区莲塘街道。

深圳市粤剧团的首个团址所在地——位于罗湖区黄贝岭的凤凰剧院 (受访者供图)

戏曲传承,人才培养是关键。1982年,我退居表演二线,着力培养青年演员接班人。后来,粤剧团培养出以冯刚毅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演员。冯刚毅还成为整个粤剧界首位“二度梅”得主。

1984年,现代粤剧《风雪夜归人》首演,并赴北京中南海汇报演出(由深圳市粤剧团供图)

戏好,才能让观众记得住。《风雪夜归人》《驼哥的旗》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现代戏让深圳市粤剧团在粤剧界迅速崛起。1984年,由冯刚毅主演的现代粤剧《风雪夜归人》,赴北京中南海汇报演出,获得高度评价。梅花香自苦寒来,深圳市粤剧团也获得很多荣誉,包括“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得到高度肯定。

1982年,深圳市粤剧团首次前往香港演出,这也是深圳文艺团体首次访港,轰动一时。演出得到香港同胞的热烈欢迎,他们对来自深圳罗湖的粤剧大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让我至今难忘。1985年,我再次跟随罗湖区艺术团进行第二次访港演出,当时我表演了粤剧《沙家浜》之军民鱼水情唱段,反响非常好。

2018年“粤剧在罗湖 文化进万家”折子戏在罗湖的演出现场 (由深圳市粤剧团供图)

深圳市粤剧团也带动罗湖成为一方粤剧艺术的热土。至今,深圳市粤剧团在创作精品佳作的同时,也经常在凤凰剧场和深圳戏院给市民带来精彩的演出,让古老的粤剧艺术在罗湖继续扎根,茁壮成长。

罗湖是个“戏窝子”,成为海内外粤剧交流的重要平台

大家都知道,罗湖是个“戏窝子”。大到剧院专业的粤剧演出,小到街头公园的戏曲声飘扬,粤剧在罗湖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它既有海纳百川的特色,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戏曲文化的精髓。

2011年罗湖区粤剧传习基地启动,陈志超等粤剧演员在现场表演(由受访者供图)

粤剧艺术发展势头好,与罗湖区的推动密不可分。岭南文化在罗湖有着深厚根基,讲粤语、喜欢听粤剧粤曲的观众数量多。罗湖口岸是最早的通关口岸,也吸引着香港的粤剧票友过来罗湖这边唱粤曲、听戏。当时的人们都说,你到罗湖口岸附近瞧一瞧,就知道罗湖粤剧粤曲浓厚氛围和粤剧文化产业发展的迅猛。

罗湖区当时也活跃着很多民间的粤剧社。为了让它们有一个机构统筹和指导,2004年,由罗湖区文化局、南湖街道办事处牵头筹办的“深圳市粤剧粤曲学会”成立,我担任会长。粤剧粤曲学会先后参与举办首届“罗湖桥杯”粤曲大赛、2005年罗湖区粤剧艺术节、“粤剧进校园、进社区演出专场”、粤剧粤曲讲座、“粤剧大家演、粤曲大家唱”等等,这些活动让粤剧粤曲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罗湖继续发扬光大。

向西小学的同学们在表演粤剧 (由受访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还鼓励粤剧粤曲学会做好培养青少年的粤剧传承工作。2005年,“粤剧粤曲进校园”活动举行,我在罗湖向西小学创立全市首个小小粤剧班,亲自来指导和训练,让少儿们从基础学起。从演唱一些粤曲小调到排演折子戏,看到孩子有板有眼地演绎粤剧粤曲,看到传统文化在罗湖这里后继有人,我十分欣慰。

2006年,由深圳市文化局、罗湖区政府主办的深圳(罗湖)首届粤剧节在罗湖举行。后更名为深圳粤剧周,让粤剧粤曲不仅走进寻常百姓家,更走向了世界。

这一活动之所以选择在罗湖举办,是因为那时深圳全市有98家粤剧粤曲社团,而罗湖就有63家。首届粤剧节的规模非常大,海内外共近40个专业和业余粤剧粤曲社团齐聚一堂,一共演出了4场,场场爆满,成为中外粤剧艺术和交流感情的重要平台。

粤韵芬芳满罗湖。2008年,第二届深圳(罗湖)粤剧节如期举行,这次汇聚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个专业和业余粤剧粤曲社团的精彩演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也来到现场,对此次粤剧节给予很高评价,足见影响之大。

粤剧需要弘扬、传承、宣传,粤剧节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罗湖通过举办粤剧节,探索了一些主办大型文化活动的方法,推动粤剧向群众性、广泛性发展。

文化设施建设走在前列 群众文化有声有色

改革开放初期,除了深圳市有一些文化设施和几个文艺团体外,区和街道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罗湖稍好一些,1984年我去罗湖区文化局工作时,当时罗湖有人民电影院、罗湖区文化馆。罗湖艺术团1982年成立,当时隶属于罗湖区文化馆。逢年过节,艺术团就会在区委门口的广场上表演节目,也会到各个街道进行巡演。后来,罗湖区艺术团还去过香港、广州、珠海等地进行文化交流。

罗湖当时提出学习、借鉴香港的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以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在区里的推动下,文化设施、文艺活动等各方面都热火朝天建设和组织起来。随后几年里,罗湖区筹建了罗湖区图书馆、罗湖文化公园、罗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等,并在各个办事处成立图书室,让文化惠及市民。

当时罗湖正在建设发展中,我也非常有干劲,踩着自行车去街道办联系建立文化站的事情。记得黄贝路那边还是一片菜地和农田,如今已经是高楼大厦林立,发生了巨大变化。

罗湖文化公园 (由受访者供图)

有了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罗湖的文化事业也快速发展起来。除了专业团体的创作、演出不断增加,去国内外交流之外,罗湖的群众文化也丰富多彩,真正让老百姓当上文化的主角。比如,当时在罗湖文化公园创立了群众自荐登台表演的“欢乐世界舞台”,让专业和业余文艺团队以及个人展示戏曲曲艺歌舞等艺术。另外,“曲艺台”常年演唱粤剧粤曲,成为深圳的粤剧粤曲基地。

罗湖文化公园曲艺队参加首届“罗湖桥杯”粤曲大赛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罗湖区还活跃着一个长期义务为群众演出的艺术团体——罗湖粤乐社,它是1985年春成立的。多年来致力于粤曲艺术研究,利用节假日为群众演出,深得观众的喜爱。这个粤乐社是群众自发建立,当时区文化局拨款500元作为开办费和提供罗湖文化公园一隅作为活动场所。粤乐社活力十足,先后多次被评为深圳市文化先进单位。这也是罗湖在推动群众文化方面的积极成果。

当时罗湖区的社区公园已遍布整个辖区,合唱队、舞蹈队、粤剧队、太极拳队等群众文艺团体有100多个,不同艺术门类和艺术人才都汇聚在罗湖,蓬勃发展。罗湖文艺可以说是繁花似锦,有声有色。不仅有内容丰富的专业演出,还组织群众创作,推广群众文化,让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罗湖也为文化市场的管理做出了贡献。早在1988年,为了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罗湖摸着石头过河,编印了《文化市场管理手册》,这在当时也是全国首创,很多省、市都派专人来考察学习。

根深叶茂花正红。我祝愿粤剧艺术在罗湖,在鹏城继续扎根发展,罗湖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为时代和人民绽放。

编辑  梁晶晶  审核  盛佳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