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40年 | 佳作诞生记之记录深圳全域城市化历史时刻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2022-06-05 08:50

2004年9月29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民主村、福永街道塘尾村两村的村委会牌子,被社区居委会的牌子替代——从那一刻起,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和农村管理体制的城市,“农村”这个概念,就此成为深圳的历史。

2004年9月30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刊发消息《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城市》。

“我们在现场采写了新闻,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现任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的邱刚,当时是深圳特区报龙岗记者站的站长:“深圳每个重要节点的历史时刻,特区报记者一直在场,从未缺席。”他组织撰写的这篇《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城市 最后两个村昨天改设居委会》消息稿,发表在2004年9月30日《深圳特区报》的头版,并获得了当年全国副省级党报短新闻竞赛一等奖、广东新闻奖一等奖、深圳新闻奖一等奖。

亲眼见证深圳最后一个农村摘牌

“当天一大早,时任特区报采访中心主任幸智敏、宝安记者站记者洪智明和我一起赶到民主村。那时,已经有不少村民聚集在村委楼前,兴奋地等待着。在这一天,他们将正式变成‘城里人’。”邱刚回忆说。

简朴的挂牌仪式前后花了不到10分钟,村委会的牌子摘下、居委会的牌子挂上去后,60多岁的民主社区居民陈老伯高兴得合不拢嘴,对记者说:“全村——哦不——全社区的1180名老少乡亲早就等着这一天哩。”多少年后,邱刚依然能回忆起陈老伯的这句话,老伯的话道出了在深圳加速城市化进程中,27万从“村里人”整体转成“城里人”的原村民的心声。民主社区居委会挂牌后,立即召开社区居民代表的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成立股份合作公司事宜。大家热烈地商议着如何把这个“新家”建得和“城里”一样好。有人说要盖别墅群,有人说要建工厂,一派欣欣向荣的场面。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推进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深圳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亲历原特区外快速城市化进程

回溯历史,深圳的城市化分成了两步走。

第一步是原特区内4个区的城市化工作。早在1992年6月18日,以深圳出台的《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暂行规定》为标志,政府开始强力推动经济特区内的城市化。当年7月15日,福田区原上步村率先开展试点,成立了深圳经济特区首家由农村集体经济转变的股份合作公司。从试点开始到结束仅用了一年时间,特区内68个行政村、173个自然村均转为城市居委会。到2002年6月18日,随着特区内最后一个以管理农业区域为主要功能的镇级建制———沙头角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深圳特区内第一次农村城市化宣告结束,特区内的4.6万农民陆续变成城市居民。

第二步是从2003年起推进原特区外的城市化。2003年10月30日,我市召开了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大会。会后,宝安区、龙岗区分别选择龙华镇、龙岗镇开展试点工作。2004年7月1日,宝安区全部撤镇改街道;8月26日,龙岗区全部撤镇改街道,镇一级建制在深圳成为历史;9月15日,龙岗区全部完成“村改居”。9月29日,全市最后两个村——宝安区沙井街道民主村、福永街道塘尾村完成了“村改居”。24岁的深圳,正式全面城市化。

作为一名特区报记者,邱刚和他的同事们每日奔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笔见证着深圳这座城市快速城市化的脚步,他回忆说:“报社编委会当时高度重视对深圳最后两个村改设居委会的新闻采写,提前进行了筹划。在‘村改居’之前,城市化浪潮早已波及到了原特区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原特区外的村里就很少有人种地了,村民们有的开工厂、有的做生意,土地则多被用来盖厂房、建高楼。2003年,深圳开始撤销农村建制,实现全域城市化,这是历史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一次大胆的尝试。”

深圳城市化的脚步坚实有力,除了加大对原特区外宝安、龙岗两个区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是体现了“深圳速度”,道路、医院、学校、公共文化设施……大笔的投入迅速改变了宝安、龙岗的城区面貌,原特区外城区治理水平快速提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张张墨香四溢的特区报,就是记录深圳巨大变化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日记’,”邱刚说,“躬逢其盛,准确记录好每一天的历史,是一名党报记者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传递给读者的,是真相与感动;我们要记录的,是这个城市一天天不断成长的拔节声。”

(原标题《记录深圳全域城市化历史时刻 》)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