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这样走符合政策意图

读特记者 王平
2017-09-03 17:26
摘要

而新的制度安排,无论是注册制的改革,还是退市制度的完善,都会对长期形成的估值体系形成冲击,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会逐步与国际成熟市场的对标,国内市场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QFII都是很好的管道,沪深市场整体估值下移是大势所趋。

沪深股市这次强势突破一年多的箱体顶部,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一根大阳改变了投资者的三观,本周指数虽然作强势整理,且出现放量滞涨情况,但市场的信心还是得到了极大提振。尽管全面走牛的声音还比较弱,但看结构性牛市,认为A股进入慢牛走势的观点还是得到了广泛地认同。

下一步指数到底如何运行,投资者十分关心,存在的分歧也很大,乐观者年内甚至看到上证综指4000点。我们认为,对未来行情的估计,依然离不开8月15日中国证监会对国内股市的评估。证监会认为,今年以来我国股市总体运行平稳,今年前7个月,市场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一是主要股指稳中有涨;二是市场波幅明显收窄;三是市场估值结构趋于合理;四是市场运行内在稳定性增强。

窄幅波动、稳中有升,A股这样一种运行的格局,显然为管理层所接受认可。长期以来,中国股市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牛短熊长。股市作为各方资金博弈的工具,其资源配置和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这些基本功能要么缺失,要么紊乱。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政府通过救市避免了局部风险的蔓延,而随着修复行情的展开,管理者也在不断反思20多年了国内股市发展的得与失,努力在恢复投资者信心的基础上,治理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的各种乱象,通过推动制度变革,挤出过多的市场泡沫,唤回价值投资的理性,使股市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所以,两年来,国内股市的监管脉络也不断厘清。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非常明显,这两年,监管层并不是简单地一味追求稳定,而是期望通过稳中有进,塑造一个更加健康运行的新市场。

目前来看,政府的意图正在变为现实,监管意识不断强化,价值投资理念逐渐回归,博题材讲股市的风气日渐好转,新股发行进入常态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实现制度变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新股发行制度注册制改革进展缓慢,退市制度的改革成效并不显著。一个成熟市场的出口和入口都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否则要么是一潭死水,要么是洪水泛滥。而恰恰这两点成为国内股市的短板,严重的新股发行的“堰塞湖”和限售股流通的“堰塞湖”,就是很好的明证。

政府主导的这场股市制度的改革正在进行中,去年以来的各种实践也表明,其决心坚定不可动摇。而新的制度安排,无论是注册制的改革,还是退市制度的完善,都会对长期形成的估值体系形成冲击,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会逐步与国际成熟市场的对标,国内市场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QFII都是很好的管道,沪深市场整体估值下移是大势所趋。

在改革目标尚未完成之前,国内股市全面走牛缺乏政策基础。今年的中报刚刚完成披露,以证金为代表的国家队的持股情况最引人关注,截至8月30日的统计,证金公司、汇金公司、社保基金、养老金四者合计,持股市值达到1.21万亿元。尽管与以往相比,这个数字并没有增加。但是必须看到,在这场价值投资行情的形成过程中,公募私募,甚至中小投资者已经成为国家队的追随者。国家队成为这个市场前所未有的超级主力,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对于国家队是否要退出,如何退出,开始有争议出现。但是必须肯定是的,第二季度,这些资金仍然处于活跃状态,退出的迹象并不明显。而且,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推出都会带来市场的震荡,为改革保驾护航,这些资金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当然,也必须看到,外部环境如市场利率、汇率等并不支持牛市,增量资金入市并不显著,而短期经济和盈利波动的风险仍未消失,监管和流动性收紧的风险悬而未决。支撑一年多价值投资行情的蓝筹股不断创出新高后,进一步弹升的动能在减弱,需要休整,而限售股流通的巨大压力也让成长股戴着镣铐跳舞。

因此,沪深股市未来一个阶段,最好的选择是在上证综指3300点到3600点之间构筑新的箱体,实现指数窄幅波动,个股反复活跃,既规避指数大涨大跌的风险,同时也能为各项改革推进构建一个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王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